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八七章 六奠(4/5)

    对此,杨振的办法主要有三个。

    其一,是不断加强对征东军的控制,并保持征东军的相对独立性。这是杨振麾下最强大的武力,是保证整个金海、登莱二镇大局在握的定海神针。

    其二,是通过各路的一次次扩军,一次次调动,稀释掉各路将领麾下私兵的分量。

    其三,就是推恩,通过分地代饷、眷属随迁以及鼓励与新移民联姻等办法,一步步打断私兵与其老上官的人身依附关系。

    当然,如果说还有其他措施的话,那就是交给时间去消磨了。

    人是会变的,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铁棒都能磨成针。

    比如,祖克勇及其麾下原有的三百来人,这几年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大战,伤亡早超过了三分之一,然后又经过一次又一次补充和扩军,原来剩下的小二百私兵,如今早已经分散到大几千人中去了。

    虽然这小二百人中的绝大多数,都成为了金海东路麾下各营的游击、守备、千把总之类的将佐武官,但是再往下,他们下面数以百计的棚长、超过千人的伍长,以及数以千计的营兵和屯兵,则几乎都是从金海镇的移民屯垦户口中征召的,他们可就不是各路将领的私兵了。

    他们本是关内的流民,从登莱渡海,来到金海镇垦荒,地是总镇府做主分给的,契书是总镇府做主签发的,应征入伍后家里的田税是总镇府做主豁免的。

    除了在军中他们必须服从军法听从上官号令指挥以外,他们在军中的上官甚至都不能再无偿役使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为上官的私事私利奔走效劳。

    而且这种事一旦被人告发坐实,轻则免官罢职、家产充公,重则不仅家产充公,还要打入牢城营,全家进去服苦役。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处置办法,还是金海东路协守总兵祖克勇率先提出来,并在金海东路各地率先执行起来的。

    也因此,在各种作用下,两三年前在金海镇辖内还曾普遍存在的兵为将有的情况,现如今已经大为改观了。

    而改观最明显的,正是金海东路。

    或许,这也是祖克勇这一次没派自己熟悉的许廷选或者其他人来,而是派了葛朝忠这个自己只见过其名而未见过其人的部下前来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