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上午辰时左右,杨振一行两条巨型战船,停靠在了云从岛西南一处海湾内扩建一新的码头旁。
杨振率队登岛,亲自去看了看岛上一直处在不断扩建中的冶铁分厂、枪炮分厂、弹药分厂以及规模已经超过总厂的云从岛水泥分厂。
等到中午归来时,一行人个个灰头土脸,一身烟尘。
如今的云从岛上,从南到北,到处是冒着烟火的烟囱和呛人口鼻的烟尘。
尤其是到了夜里,岛南岛北,更是火光一片,多达六处的烧炭厂,为了满足冶铁厂的高炉所需,昼夜不熄火,烟气彰天。
岛上原来茂密的森林,早已经消失不见了,少部分巨木已经采伐变成了运输船只,其他的则大部分变成了木炭,填进了冶铁厂的高炉。
当然,现在的云从岛上已经很少再烧木炭了,所有的大型烧炭厂都已改烧焦炭了。
来自清川江下游芥川矿场的煤和铁矿石,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岛上,然后煤被烧成焦碳,铁矿石最后被焦炭炼成铁和钢。
由于云从岛上采用的是天工开物记载的古老的土窑炼焦技术,工艺比较落后,不仅周期长,成品率低,而且污染十分严重,当然浪费也十分严重。
好在芥川矿场一带,既有海量优质的铁矿石资源,又有大量优质的焦煤资源,同时既易于开采,又近便,易于运送,所以目前运转顺畅。
而杨振也一直忙于战事,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插手这些炼焦炼铁的具体事务了。
于是,云从岛上的各个分厂,跟岛上遍布的焦炭厂一样,基本上都还是粗放型的运行模式,消耗大,效率低,根本做不到精细化的管理。
如果不是现在他们所需的原材料不花钱,投入的人工也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这样的运行模式注定长久不了。
当然这样的模式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而其最大的可取之处就在于易复制。
虽然其效费比偏低,但是却可以通过不断的复刻和,从而扩大规模,最终增加产出。
这也是杨振目前接受这一套粗放型兵工产业的根本所在。
目前的他,只关心兵工产业的产出,关心枪炮的产出、弹药的产出以及水泥、战船等战备物资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