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上是一种交换或者贸易。
自从杨振崛起于辽东之后,先是断了盛京与宣府那边的贸易渠道,而后移防金海镇,不断北上蚕食,使得清虏这几年之间根本无法再绕道蒙古入关抢掠。
早先抢掠的金银与人口还在,但携带回来的各种物资在这几年间早就消耗一空了。
先前他们还有一个驯服的和宁国,可供他们搜刮稻米、锦缎、箭矢、食盐等物资,但是现在,这个渠道也断了。
去年,多尔衮倒是带着两白旗倒是在辽南搞过一阵子垦荒屯种,但也只能勉强自给。
如今,黄台吉人没了,他成了当家的那个人,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因为他现在要面对的可不只是两白旗自己的粮食短缺以及生活物资短缺问题,而是整个大清国,甚至包括外藩蒙古部落和北方臣服部落在内的粮食短缺以及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了。
也就是现在正好处在夏季,粮食短缺的杀伤力稍稍有所缓和,粮价只是暴涨而已。
若是在冬季,大雪封山,江河冻结的情况下,大清国恐怕早就大闹饥荒,甚至开始出现人相食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硕托没有任何底气反驳,甚至根本不敢再多说什么。
至于硕托他们自以为手里还有筹码的和宁国问题,他干脆闭口不提了。
目前盛京城内还有一批来自和宁国的质子,也就是李倧十二岁以上的所有儿子,还有其他十二岁以上的近支宗室子弟约有十几人。
这些人,原本是作为人质扣押在盛京城里,用来制约和宁国君臣的。
按常理,李倧死了以后,会从被扣押在盛京城里的李倧亲儿子里选一个立为新的和宁亲王,回去汉阳城继位。
但是最这几个月里,鸭绿江以东形势突变,黄台吉派驻和宁国的监国大臣敬谨贝勒尼堪战死,所部兵马已经全军覆没。
现如今,顺从的李倧虽然已死,但是和宁国也已被杨振所控制。
大清国就算想方设法真的把李倧的亲儿子送回去争位,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硕托清楚,这个时候如果再拿这个出来说事,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倒不如留待以后。
反正能将目前大清国东线与金海镇的停战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