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整编装备完成,各路兵马集结到位,加上金海、登莱二镇各路秋粮丰收,可谓兵精粮足,正是大举进军辽沈的最好时机。
崇祯十五年七月十三日上午,第二次短暂的会见结束,杨振即在安庆后、张国淦陪同之下,前往秀岩城南门外新起的移民集散营地,视察各项准备情况。
有一批在登州过海后,被秀岩城接引兵马领着,走半岛东海岸陆路北上的淮北齐鲁等地移民,即将在两三天内到达他们这趟移民旅程的终点站。
这批严格筛选出来的根底清白的移民,共计一千八百户,多达万余口男女老少,正是杨振两个月前答应给秀岩城的。
秀岩城不大,眼下驻军又很多,根本容纳不了这批新来的移民到城中安身。
因此,选在了南门外五六里的山岭下,一个靠山又近河的地方,搭建了一处足以临时安置一千八百户移民的简陋窝棚营地。
同时预备了相应的锅灶、柴薪、五谷杂粮,还有准备无偿分配给移民的简陋农具、番薯藤蔓等等大量的物资。
新到的移民们,会在这个集体的营地里,居住十天到半个月,直到他们在确认分得的荒地上面建好自家的窝棚安顿下来为止。
虽然从一开始,整个金海镇的大移民行动,都是杨振拍板发起的,但是对于具体的移民安置事务,他很少亲自参与其中。
这次恰逢其会,自然要去看看。
至于硕托和拜尹图一行,则是换上了来时的一身明军装束,继续由金海北路盖州城的钟令先率队,将他们原路遣送回去。
他们从杨振这里没有得到最想得到的东西,但也基本得到了杨振三个月内维持双方现有边界,互不轻启战端,等待和议结果的承诺。
崇祯十五年七月十六日午后,烈日炎炎,一支一眼望不到头的上万人的移民队伍,在秀岩城军民的欢迎之下,陆续抵达了早已预备好的临时安置营地。
杨振带着一支百人卫队,登上了附近的一道山岭,看着络绎不绝鱼贯而入山下营地的移民队伍,心中欣慰不已。
仅此一举,目前秀岩附近地区的汉人百姓数量,就差不多恢复到万历年间的水平了。
杨振正感慨着,远远望见安庆后领着一小队马兵,快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