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三三章 宿命(2/5)
摇,于六月二十九日召集各路大将商议进兵事宜,左良玉反对主动发起决战,方国安游移不定。

    但最终在方一藻父子一力主张之下,丁启睿终于决定不再等待许、刘二部兵马齐聚,同意以“登莱兵”为先锋,联络城中守军,在七月初一清晨进兵,里应外合,发起决战。

    然而就在决战发起的前夜,六月二十九日夜里,左良玉突然率部向南移营,脱离了与贼军营寨的对峙。

    消息传开,方国安率部迅速南撤,追随左良玉脚步而走。

    丁启睿阻拦不及,同样被麾下兵马裹挟南下。

    方一藻、方光琛闻讯,不得已迅速拔营东走。

    与此相应的是,七月初一凌晨,李自成闻讯亲率老营骑兵追击南下,并于当日中午追上南撤的官军。

    一番衔尾追击之下,南撤官军大部溃散,小部被俘,丁启睿仅以身免,狼狈逃回淮阳,督师大纛、敕书、印、剑俱失。

    平蛮将军方国安所部步卒尽失,带领千余骑兵逃回汝宁府。

    “平贼将军”左良玉更是辎重粮草尽弃,率部下亲信兵马直接逃往襄阳方向去了。

    方一藻父子虽然基本保全了以忠义归明军为主的“登莱兵”,但在仓促撤军之际,随军粮草辎重尽失。

    一场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开封解围之战,还没开打就以失败告终了。

    一时风头无二的湖广、四川、河南督师丁启睿,甚至沦落到了必须与方一藻联名上书才能自证身份的地步。

    对此,不仅方光琛在写给杨振的书信中表达了自己的百思不得其解,就连早已了解明末各种乱象的杨振本人,得知其前后经过,也忍不住在心中感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实际上,若按照方氏父子的主张,云集朱仙镇的十几万官军,如果主动联络开封城内守军,一番里应外合之下,拼死一战,未必没有解围的可能。

    毕竟李自成等人麾下的所谓大军,多半都是被裹挟过来就食的流民,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

    但是,丁启睿威望不足,信心不足,能力也不足,约束不住各部官军,而左良玉、方国安部又不愿意拼死一战,最终便只能是这个结果了。

    不过,真正让杨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