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四零章 传旨(4/5)
关兵部分司一字未动,原文呈递,兵部呈上去后,内阁票拟同意,崇祯皇帝也没有反对,最后全部照准。

    这个事情,其实朝廷同不同意,他已经不太在意了。

    包括那些已经拿到杨振签发委任状的将领们,也已经不太在意了。

    但是,崇祯皇帝或者朝廷大臣们,显然将批准杨振呈报的各路官将晋升以及任免,当成了对金海镇大军连战连捷收复大批失地的奖赏了。

    不管是他们真这么认为,还是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总而言之,除了推恩给杨振的三个儿子之外,再就没有别的封赏了。

    一分银子也没有。

    杨振看了圣旨,叹口气,将其交给几个懵圈的在场将领。

    他们看了后更是大失所望,但是当着杨振和朝廷钦差的面儿,也没人敢公开抱怨什么,但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沈迅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甚至连他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但他也很清楚朝廷为什么会这样“慢待”功臣。

    等到传旨的程序走完,杨振打发走了其他在场武将,领着他到了征东将军行营二堂会客厅里说话的时候,沈迅忙着解释了一番。

    “都督有所不知,都督的功劳以及金海镇诸将的功劳,分司和兵部都上了封赏条陈,甚至内阁都没意见。私下王公公也在圣上跟前说了话,希望朝廷把都督的爵位往上晋一等——沈某也以为,累计都督北伐以来历次战功,完全当得起了。但是——”

    沈迅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可能是在斟酌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其实对于封侯,杨振并没有执念。

    不过是个好听的名头而已,对于他和金海镇以及登莱镇的实力,并不会有什么大的增益。

    所以,在四月北伐作战以来连着上呈的几封捷报之中,杨振都没有把争取封侯作为自己的目标。

    他也没有亲自派人或者让旅顺口那边派人到京师运作此事。

    所以严格来说,他的失望并非由此而生。

    他正想开口表达这一点,就听见这位沈郎中轻咳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都督功劳不小,人尽皆知,但辽西那边也报了一件惊天大功,若是圣上晋升了都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