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三章 不二
杨振没让他等太久,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若从杨某人的本心来看,平灭清虏,收复辽沈,是我平生之志,眼下辽东战场,我军连战连捷,优势在我,当此之际,正该一鼓作气,东西并进,以竟全功。是以若从本心,杨某绝难同意与清虏握手言和。”
“正是此理!”
面对杨振的这一番话,沈迅的神色十分难得地激动了起来。
显而易见,这个山海关兵部分司郎中,反对与清虏议和。
然而,杨振却不会照顾他的情绪。
这一次,他注定要白激动了。
正当他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的时候,突然又听到杨振说出了另一番话:
“但是,杨某不过一介武夫,得蒙圣上和朝堂内外诸公之信重,数年之间将杨某擢升至如今高位,杨某所思所行又岂能任性,岂能因私而废公?与虏议和之事,乃国家大政,杨某之本心不足挂齿,一切皆当以圣上与朝堂内外诸公决策为准绳!”
“这——”
原以为找到了有力支持的沈迅,闻言瞬间愣在当场。
目瞪口呆片刻,他才说道:
“与虏议和之事,确属国家大政,但是都督身为左都督、征东将军、金海伯,且又利害相关,难道不应该站出来说句话,反对此事吗?”
沈迅说完这些,目视杨振,等了片刻,见杨振无动于衷,于是继续说道:
“都督久在辽东,当知道清虏豺狼心性,畏威而不怀德,一旦议和事成,朝廷从辽东撤军,清虏获得喘息之机,假以时日,再度壮大,如之奈何?!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岂可不慎?”
沈迅说的,杨振当然都懂。
但他心中已有计划,当下自然不为所动。
只是他也不想对方把自己当傻子一样看,当然也不想再听对方“苦口婆心”劝自己了。
于是沉吟了片刻,开口问道:
“敢问沈大人,关于议和之事,你对我说的这些话,是你自己想说的,还是转述陈本兵或者圣上的?”
听到杨振的问题,沈迅想说些什么,但张了张嘴,最后没说出口。
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