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师的运力主要用于移民,就不能像以前那样不管距离多远都得往旅顺口送了。
在平壌建立一个直属总镇府协理营务处的“仓场分理处”,就可以暂时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在登州也设置一个“仓场分理处”,目的也是就地征收和集中管理登莱东路和登莱西路的秋粮等物资。
登州在登莱东路和登州西路的辖地中间,距离两地道路里程相近,征集的秋粮存放于该处,不仅节省了渡海的运力,而且将来各方需要,调拨支用起来也很方便。
当然,将这些事情安排下去,只是一个开始,真正建立起来运转良好,恐怕得到年底了。
好在如今杨振的威望,在金海、登莱二镇如日中天,没有人敢阳奉阴违。
所以短短七天之后,崇祯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杨振在盖州收到了协理营务处的反馈。
金海西路水师团营、金海南路留守水师营组成的联合船队,大小船只三百余条,由沈永忠、胡长海率队,已于二十三日启程,栽了一批番薯杂粮,去往登州方向了。
同时,刚刚运送了一批难民交付给安东东路总兵府到岸接收的登莱东路水师团营,在俞亮泰的指挥下,也已于二十四日与提前一步到旅顺口等待他的高成友金海东路水师营船队实现了会合。
他们这一路共出大小船只四百多条,只等在旅顺口内装载上一批番薯杂粮,就能遵照命令启程,直奔淮安府北部的海州海岸去了。
协理营务处给出的离港南下时间,是二十六日之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海船进港,停靠在码头旁装载物资,也是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的。
虽然旅顺口大后方并不缺乏码头工人这样的人力,但连续几天近千条大小船只的进港、出港、停靠、装运、抽检、称重、登统计,也是相当费工费力的。
对此,杨振也很理解,知道他们不容易,所以得知他们已经行动起来了以后,也没再连下指示催促。
包括协理营务处报送过来的征东军登州仓场分理处和平壌仓场分理处的筹建办事人员与帮办人员名单,杨振一律照准,全权交给了张得贵拣选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