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一四八章 利息(2/5)
法继续带着军队留在关外,先做自己的事情。

    因为,只要杨振调进了关内,不打破皇帝与朝堂因袭了快三百年的各种条条框框,树大招风的他就将处处被掣肘。

    那么结果,并不会比历史上的将帅有多大区别。

    要么,就卢象升那样,早早地就被朝堂之上的地方之上的各种猪队友坑死。

    要么,就像孙传庭那样,本来有很好的谋略和规划,稳扎稳打,假以时日,肯定会有成效,但就是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最终兵败身死,徒留遗憾。

    所以,杨振已想得很明白,无论如何,关内那个大坑,杨振本人绝不会轻易跳进去。

    即使下一步收复了辽沈地区,他也决不会自己跳进去。

    到那时,他可以建议,甚至暗中推动洪承畴回京,或者入关剿贼,但是杨振自己不会去。

    至于不去的理由,杨振已想好了,那就是直捣黄龙,追击逃虏,犁庭扫穴,除恶务尽,收复大明在关外所有失地。

    也就是说,不只是收复萨尔浒之战以来的失地,而是要收复从永乐年间以来的所有失地。

    如果这个理由堵不住朝堂大臣们的嘴,那么杨振也能拿出其他几种理由。

    总而言之,不到最后关头,就是不能轻易带着主力进入关内战场。

    杨振的这个想法,已经通过各种场合,跟张得贵、张臣、李禄、袁进、祖克勇、仇震海、吕品奇、俞亮泰这些主要将领透露过了。

    毫不意外,这些人几乎都是一样的主张,没有一个人是愿意主动率部入关,介入关内战局的。

    倒不是这些人不懂得忠君报国,而是他们被京师朝堂给坑怕了。

    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打了数不清的仗,几经沉浮辗转之后,最后归拢到杨振麾下的。

    正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行。

    不管是杨振本人,还是杨振手下的这些将领,那都是被朝廷大臣搞出来的事情反复教育过的。

    他们亲身经历的无数血淋淋的事实,早就把他们教“会”了。

    转眼进入十一月,辽东半岛的气候快速冷了下来。

    从春天到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