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一章 介入
虽然杨振知道,在原时空,即使根本没有自己的介入,陈新甲也依然会把他奉旨议和的消息彻底泄露出去,在摆脱了私下议和的罪名并导致议和破产的同时,却也直接为他引来了杀身之祸。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杨振决心派自己手下办事还得力的特务头子李吉,前往京师“公干”。
目的就是确保朝廷与清虏议和的消息,甚至是最后商定的议和条款,在应当泄露的时候泄露出去。
李吉虽然是永平府的快班捕头出身,但对京师并不陌生,之前几次赴京师公干期间,已经在那里布设了大批的线人。
包括在陈新甲的府上,也早就安插了几个内线。
而且陈新甲府上这几个内线,都只对自己的上线负责,他们同在尚书府第当差,但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作为线人的身份。
李吉的统计公所这边,连着几年大笔的银子花出去,在京师等处养了不少闲子,现在也到了启用他们的时候了。
其实对于陈新甲,杨振没有太多恶感。
在原时空中,他的瞎指挥,比如逼迫洪承畴他们率军北上,仓促发起决战的搞法,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上意。
至于这一世,虽然他仍然秉承崇祯皇帝的心意,一力推动洪承畴统率九边精锐北上与清虏决战,仍然包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打算,但在杨振的各种干预之下,与清虏决战于辽沈的行动,推迟了大半年的时间。
而且由于早早经营了义州城,所以也不存在导致全局陷入被动的“锦州之围”。
再加上杨振这个幺蛾子在清虏大后方所搅动起来的风云,山海关外的局面,包括蓟镇边外的局面,比起原时空来,要有利的多了。
而这个局面的形成,虽然主要是因为杨振这个意外因素在金海镇的崛起,但是没有陈新甲对杨振的支持与配合,也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所以,有了这份香火情,杨振并不想把他往死里坑。
但是,形势走到了这一步,杨振又不愿意看见真的和议达成,万不得已之下,也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
事实上,即使杨振不去介入这件事情,与清虏议和这样的大事,也绝对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