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住了那个叫卖聚兴抄报的少年。
那少年回头看见李吉院门口“洪兴抄报房”的招牌,扭头就走。
李吉忙追上去,也不问价,直接掏出一把散碎银子递过去。
那少年看了看他,又看看巷子里没有卖抄报的同伴,迅速取出一册,往李吉手里一塞,转身跑开,直到过了一个胡同口,才又叫卖了起来。
李吉也顾不得别的,就在当街打开那册折页。
首页却是崇祯十六年癸未科几个主考官的姓名、官职、籍贯等文字。
再往下看,却又是什么某某坊某某胡同有美宅低价租赁之类的文字。
直到最后一页,才看到他想看的。
没错,正是自家都督在盖州对他说的那些对虏议和条款,除了加上个大大的名头之外,完全是原文照录。
而被加上去的名头,就是那个卖报少年喊出来的前半段话。
至于后半段,则在后面抄录了一句声称是上谕的批复文字。
“上谕:兵部可召杨振进京,务必妥善议处,钦此。”
原来如此。
李吉看到这里,登时松了口气。
但是,这是民间抄报房可以抄录出来公开叫卖的吗?
饶是李吉胆大包天,这时也直犯嘀咕。
不过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聚兴抄报房可以干,那洪兴也可以干,而且还要尽快扩大影响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