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二零零章 明白(3/4)
国都城盛京城的周边腹心之地。

    满洲八旗旗下亲贵的庄田封地,基本上是围着盛京城和兴京城(赫图阿拉)一圈圈向外辐射扩散的。

    越是不受待见、不受信任的那些人,越是给你安排到外围的土地上去驻屯守御。

    满鞑子的两白旗,就是属于这种情况,不管是多尔衮,还是多铎,他们都受到了奴酋黄台吉的猜疑和打压。

    黄台吉不仅一直限制他们增编牛录,扩张两白旗的势力,而且就算是他们立下了功勋,黄台吉不得不捏着鼻子允许他们增编一些牛录,也会想办法把新编牛录的旗丁或者披甲人,打发到外围边鄙之地,让他们在那里开屯立户。

    细说起来,满鞑子两白旗的这个待遇,有的时候,甚至还不如投降黄台吉的那些明军降将呢。

    比如孔有德、耿仲明两个人的旧部人马,降了满清之后,被奴酋黄台吉给择地安置在了盛京附近。

    甚至投降较晚的尚可喜家族,也被鞑子伪帝黄台吉给安置到了距离辽沈腹心之地更近一些的辽南海州地区。

    黄台吉的这个做法,一方面让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个同母三兄弟敢怒不敢言,对黄台吉非常不满,但是另一方面,却也让号称“三顺王”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些降将,对黄台吉感激不尽,感恩戴德。

    后来三藩之乱的时候,尚可喜宁死都不愿意跟着吴三桂等人起兵反清,其中就有他当初对黄台吉的这份感恩戴德在里面。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鞑子伪帝黄台吉对拉拢这些汉奸们是下了本钱的,而且也是收到了成效的。

    闲话少叙,且说这天晚上,入了夜,杨振带着张臣、仇震海巡营,一边巡视了自军熊岳南门外、西墙外、北门外的三处营地阵地,一边也趁着吃饭与巡营的工夫,从仇震海这里打听着鞑子境内的情形,特别是鞑子在辽南驻防和部署的情况。

    仇震海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年了解的满鞑子情况,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脑儿地全都说给了杨振和张臣等人。

    而杨振的身边,又早有麻克清这个同样从东虏那边反正投效过来的“明白人”,再加上杨振自己在后世了解掌握的一些情况,几方相互佐证印证之下,他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