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说吃兵肉,喝兵血,肯定还自己添加不少钱粮进去。
也只有倾家荡产造反的人才能比了。
那些官兵,干活之后,就告诉那些百姓他们本来也是大明百姓。
祖上本是一家人。
说他们是商朝的微子后代。
又说是什么三国时期的后人。
总之大家是一家人,所以帮助他们干活是正当的。
不用担心。
百姓们哪见过这种事?
实际上经过村庄的士兵,不去糟蹋良田,不去抢人抢粮食,甚至不烧村子的,就是上等均队,就是他们的福气。
而现在这些大明官兵,竟然能做出这些事。
那民心,自然是刷刷上升。
他们能有这样的表现,自然是军饷够高。
每月足足8两银子。
这样高的收入,都超过七品县令了。
8万兵,就是64万两,其实骑兵更高。
其实每月光军饷就是100万两。
这一年就是1200万两。
当然这是出征时的军饷。
平时只有2两,一两半。
这才是正常银子。
但是能发足了,一样很彪悍。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末期的关宁铁骑,军饷充足,其实也挺能打。
能与清朝的中护军对抗。
只是数量上不足,而且缺少对抗的理由。
因为他们生存不是问题。
而是清朝兵打起来是为了生存。
所以后者更加勇悍。
而前者已经军阀化,想着保存实力。
后者还没有军阀化,都是一个个加盟的部落,都是有股份的。
而东百的大臣发现事情不对劲,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对方是来拯救自己的。
而且那些倭寇的确是打他们打不过的。
他们也知道,大明似乎在养寇自重。
有种拖着不走的感觉。
但是劳师远征,他们不相信对方能坚持多久。
的确以现在的户部存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