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六十二节 秋赋(二十七)(2/4)
能动弹了。

    “好吧,你们好好的说说,从县库里拿了多少好处?都存放在何处?”尤国团问,“县衙里又有多少人收了你们的好处?都给我一一招来!”说着他叫人丢下纸笔,“亲笔写,写得要整齐。”

    ……闹腾了很大一阵子,这几个家伙都交上了第一份“作业”。皱着眉头辩认这些繁体字,还要一一对比。实在是件苦差事。好在也无需看得十分仔细――这个自然有其他专业人员来经办,只要看他们是不是老实回答问题就是。

    这几个库吏挨了这顿板子。又写了一大篇的供状,早就体力不支,一个个趴在地上呻吟,年轻体壮的还行,几个岁数较大、平常又懒于运动的干脆就晕了过去。

    “好,先给他们按上手印。”尤国团指示皂隶们道,“这几个先带下去上药,让他们将养将养。养好了过几天还要再问他们!”

    下面顿时一片哀号:“老爷开恩啊,小的什么都说啊……”

    “带下去,”尤国团不耐烦的一挥手。看起来事情并不棘手么。一顿板子就全开口了。他特意带来的现代器具看来是派不上用处了。

    供述状立刻被送到了张有福的宅子里,在那里被语文小组的人誊清后复写分发到各个相关负责人手中。这份单子也到了熊卜佑即将向吴明晋引见的人手里。

    “这下吴明晋可落在我们手里了。”周伯韬看了送来的材料,拍了下桌子。

    “什么事?”邬德也在研究这材料。

    “根据盐库的库吏供述,吴明晋的贴身家人曾经屡次向盐库借支盐引。”

    “哦?”邬德和桌子边的人都来了兴趣。

    “你们看。”周伯韬指着文件,“第四页,盐库的库吏说。吴家有几个佣人,每年都会向盐库借支盐引若干。到秋末的时候再还清。”

    “这个不奇怪啊。别忘记我们控制马袅盐场之后出产的私盐也是很大一部分是在通过他的手经销。”

    “不一样的性质。那是纯粹的私盐。这可是化公为私,”董薇薇看了之后说,其实这也是一种作弊的手段。把县库里的盐引借支出来,直接卖给私盐贩子。到秋季晒盐产量大增的时候再通过盐场的食盐浮收,把窟窿补平。

    食盐容易潮解,损耗量很大,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