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的大魏天子,魏玄彻生得面容奇伟,幼时便与众不同。不仅天生道脉,文武各门功课都是皇室同辈第一,胆略气魄更非常人能比。
他的爷爷,也就是魏明帝在位时,曾与景国天子在长河会谈。魏明帝彼时带上了魏玄彻随行,景天子见这幼童生得不凡,有意逗弄,便佯作怒意,问小子为何不拜中央天子。
当时才六岁的魏玄彻说——“汝亦天子,我皇爷亦天子。魏皇子岂能拜景天子。”
此事见于《魏略》。
因为对魏玄彻的喜爱,魏明帝甚至于力排众议,废掉太子,亲手抹平了所有不安定的因素后,传位于才能并不显眼的第三子,也就是魏玄彻的生父,即魏钦帝。
而魏钦帝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魏玄彻为太子。后来执政也没有多少年,便主动传位。
有的人生来就是与众不同,应该说魏玄彻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在贯彻他的传奇。
自他即位以来,大魏国力蒸蒸日上。哪怕强行扭转百年之国策,举国推行武道,也并未引起太大的动荡,安稳度过了最痛苦的时期……未来足以期待。
此刻他站在丹陛之上,负手看着他的龙椅,以及龙椅后恢弘的大魏江山浮刻,只给了卸剑入宫的燕少飞,一个孤独冷峻的背影。
“燕少飞无能,未有留下刺客……”燕少飞礼道:“请天子降罪。”
“不是已经留下来了吗?”魏天子的声音很是淡然:“你焚了两具刺客的尸体。”
燕少飞没有言语。
他的得意剑,当初就是魏天子所赠。他对魏天子很是熟悉,深知天子之言,就是真相本身。天子之言既出,无论事实要怎么剖面,最后都要削成这样模样。
那么他的确留下了两个刺客。
这时殿外有个声音禀道:“陛下,提刑司还在调查,究竟是谁受了刺、或者说本来谁将被刺……现在各地都没有消息传来。”
“叫他们不用查了,提刑司力量有限,不要浪费在装腔拿调上。”魏天子道:“派人备一副棺,送去章守廉府中。也去跟皇后说一声,叫她节哀。”
燕少飞那秋刀也似的眉,略略一挑。因为章守廉这个名字,本来是他这次回到魏都,第一个要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