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家儿要的精力投入到前线战斗傍边去,而不消再担忧像上一次的邺城事件一样后院起火,并且再加上斐潜这里的商队,供给的兵甲补充,自然不管是从士族世家那里讨要,还是直接征募这些配备兵甲的农兵,都相对来说当作本降低不少。
此消彼长之下,公孙瓒的劣势就会越来越明显,最终可能会导致原本在历史上的成果提前出线…
一旦袁绍提前统一了北方,那么会发生什么?
这种已经被改变了历史的现状,让斐潜心中没有了底数。
就像是原本按照轨道行进的车轮,不经意的压到了一块小石头,然后跳了一下,偏离了原本的路线,而这条新的路线要拐去哪里,斐潜底子无法预测,或者说是无法用后世的那些已有的成果来预测。
人生傍边,最大的恐惧,便是对于未来的未知。
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一路走到了这里,处在征战的时候,更多的是存眷眼前的战斗,敌手的战阵,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想到这些问题,但是此刻回到了平阳,当需要对于下一步的整体战略进行推理和判断的时候,这些问题就摆到了面前。
这个三国,或许已经完全不合了,但是本身真的已经筹办好了,筹办迎接全新的未知变化了?
还是要再将历史的这个轮子推回本来的道路之上,再走一段时间再看看?
这才是斐潜当下最为踌躇的处所。
后世的穿越者们怎么都是那么的杀伐定夺,从来就没有患得患掉的心理,在遇到重大抉择的时候总是立刻能找到最优解?
家业越大,涉及的人就越多,选择就要更加的慎重。
用很简单的例子来说,为何俗话经常说嘴上没毛处事不牢,其实底子的原因并不是嘴上到底有没有毛,而是因为大大都的年轻人没有太多的承担,本身吃饱全家不饿,甚至还可以找父母伸手讨要获取资源,所以为人处世很多时候便是跟着本身的心意,但求一个“爽”便可。
比及了必然的春秋,当作家立业,父母也老了,孩子出生了,这一下子一些决定就不再是一个人的工作,是一家子的工作,是关系到老长幼小好几张嘴的工作,那么很多情况下便不克不及天天就只是求一个“爽”字,而是更多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