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子弟,见到一隐一仕之间,便可以从普普通通的郡吏直接提升到了中央大员侍御史,而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话,说不得一辈子都爬不上去,那么最终怎么选,走那一条路,那还用得着说么?
于是乎,王莽刘秀之后,便是越来越多的隐士了,许多人不管有事没事,都隐一回再说。
然后问题来了,若是真的隐了,又有谁会知道深山老林里面的那个家伙,是一个野人还是一个饱学儒生?所以衍生出来了第二个问题,有隐必然有吹,要不然就变成真的隐士了…
大家都在吹,后来就演变成为不仅是隐士在吹,普通士族子弟也要吹,要不然怎么和隐士竞争呢?而怎样吹得有噱头,大体上就可以参考后世某某圈,一张照片一条腿,一根胳膊一撮毛都能吹出花样来,相比较之下,王祥的卧冰求鲤么,其实说出格么,也略有一些,但是要是和后世的那些五毛文章来比较,还是相当含蓄的了。
冀州子弟扒拉了王祥的皮,搅合了曹操的考正制度的铺开,然而曹操也不是省油的灯,一转身就开始挖坑,这个坑的名字,叫做淫棍,呃,是隐鲲…
曹操开始在邺城大肆点评斐潜的这个外号,表示斐潜既不像是什么隐士也称不上什么鲲鹏,而作为站在对立面的立场上,曹操治下不管是豫州也好,冀州也罢,也都对于曹操的说辞没有什么意见,也不敢发表什么意见。
河内司马家就自然不满了,但是也不敢跑到曹操面前去跳脚对骂,所以便给斐潜送来这样的一封信件…
先抛开河内司马的用意不提,单说曹操此举隐含的意思…
曹司空之意,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斐潜哈哈笑着,浑然没有将这个事情作为很大的问题来看待,因为斐潜已经过了需要靠外号啊什么的来吹嘘提升地位名声的阶段,所以这个名号有或是没有,对于斐潜来说影响不大,倒是对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影响挺大的。
庞统点头说道:醉翁之意不在酒?此句甚妙!曹司空怕是要对所谓「八骏」、「八厨」之辈下手了…
斐潜当下已经不需要什么外号来衬托了,这一点,难道曹操不知道么?肯定也是知道的,但是曹操依旧这么做,很显然就是在挖坑,而一旦坑挖好了,就要开始坑人了。毕竟斐潜这个骠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