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郑玄笑笑,捋了捋胡须,等着。
熟悉办公司谈话技巧的斐潜,自然懂得肯定之否定的运用,于是乎继续说道,上古商贾,也非尽为不知仁义之辈,如郑之弦高,犒秦师而救国,其行非仁义乎?
郑玄反驳说道:淤泥之中,多生蒲草,偶有兰花,此等之例,不足为凭。
斐潜笑笑,也不生气,说道:天下之地,蒲草居多,还是兰花居多?若是遇淤泥便折返不顾,见荆棘便退缩不前,何处寻觅兰花?空香于幽谷之中,与国家何益?
郑玄叹了口气,这也是在原本他的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退了一步,说道,既如此,余者不论,唯独商户之禁,不可废也!也就是那些不能穿绸缎,不可以修建豪宅等等的禁令。
斐潜又笑,说道:历朝所设禁令,欲使富者不能贵…若贵者富之,又当如何?也是禁其绫罗广厦?这个所谓的禁令原本就是漏洞百出,属于看起来很美,但是实际上屁用没有的类型,或者说只能管一些小人物,稍微大一点的家伙就管不到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发展,华夏整体的市场是越来越大的,这是自然经济的规律,当市场越来越大,各种需求越来越多,普通的自由发展起来的那些商人受到各种禁锢,而垄断的官商结合的那些人则是逍遥自在不用准守什么禁令,那么会是一件好事情么?
在后世打着各种民族、各种大义旗帜,动不动就将自己的商业和华夏,和人民上挂钩,就连提出的口号,也必然是有这些光伟正的字眼,但是实际上进行垄断的那些商人,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降低商品的品质标准,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剥削自家的生产供货,控制地方的执法机构…
这样的商业结构,是华夏王朝发展所需要的么?
郑玄皱眉。
斐潜的论点,显然也不足以完全动摇郑玄根深蒂固的观念,所以斐潜干脆说道:此事不妨暂且待后论之,不知郑公余二失者为何?
郑玄吸了口气,点点头,说道:如此,便后观之…将军二失,乃女官也…
斐潜目光一凝,这个事情,埋下去那么久,总算是冒出头来了。
汉代之人对于女官的恐惧,多半是因为外戚。因为外戚的权利源头,就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