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仅仅一次战役几十万黄金的赏赐就已经超过了一年的税收总和,就不用谈及其他了。连年的征战,不仅把文景之治积累的全部家底耗空,汉武帝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
此便是二害也…斐潜叹息道,国之财税,当有定度,能战方战,能守则守,岂可因个人意愿,便是随意征战?仅是彰显武功,于国于家并无补助,战之何益?
就像是后世下西洋,真是可惜啊…
汉武帝打匈奴,初期还算是解决边境问题,到了后面真是为了打而打,抓来牛羊也没有提升国内畜牧养殖技术,打通了西域,获得了良种,良马什么的,也就在长安搞了些,纯粹是自我欣赏,压根就没想过要大力培育繁殖,提升百姓民生…
以至于到了后期,越打越穷。
于是乎,熊孩子属性再一次发挥出来,而且无人可以制约,反正都已经是天之子了…
卖官鬻爵、货币改革、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是汉武帝推出的敛财政策,这些政策对汉代之后所有的封建朝代,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夏商周,一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贵族血统论,制约了整个华夏前进的脚步,到了秦汉时期,这个镣铐终于是被打破了,不再强调血统,而是讲究贤能,官职授予的对象是贤才能人,这明显更符合华夏社会发展的需求。
就在汉代原本可以大跨步向前的时候,熊孩子汉武帝往其中开始大量掺沙子,以至于这一条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官吏道德标准完全崩坏…
为了弥补亏空,汉武帝开始买卖爵位,为了获得更多收入,朝廷甚至放开了官吏买卖,这些购买爵位的人,大的可以封侯,小的可以封郎官,形形色色的有钱人涌入官僚体系,开始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要角色。
然后,在货币上,汉武帝同样也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收回货币铸造权的同时,也打开了官方掺假的后门,只需要在货币中掺点儿假,就能让财政收入增加,后面的封建王朝有样学样,越做越差。
如果说卖官鬻爵、货币改革都是曲线掠夺,那么算缗告缗就跟抢劫没有什么区别了。为了筹措军费,汉武帝颁布了算缗令,开创了直接用政权掠夺民间财富的先河,民间的道德也同样败坏了,并且是有杀错没放过,镰刀之下,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