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护卫相送,一直送出了百里之外。
在历史当中,李典是青史有名,但是在骠骑之下,目前仅仅是一个二等将军,新投不久的降将而已。不管怎么说,李典和赵云张辽等是无法比拟的,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平起平坐,所以这一次斐潜亲临阴山,无疑就是对于李典的肯定。
人在什么样子的境遇当中,就有什么样子的期望。
李典也是如此。
李典本身并非名士,也不是世家子弟,只是山阳大户李氏的旁支子弟,当年山阳李氏出名的并非是李典,而是李乾,李典的伯父李乾,也是想要做一番的事业,便是在乘氏县集合了好几千的人手,投奔了曹操,先是在寿张打败黄巾军,后来又跟随曹操攻打袁术,征讨徐州。
只是可惜李乾有那个野心,但是没有相应的运气,不久后便是死去,整个李氏的子弟便是由其儿子李整继承。李整能力也不错,一度担任青州刺史,但是同样运气也不好,尚未名就便是身先死,这才才轮到了李典出头。
不过李典也没有出头多久,就碰到了斐潜…
李典以为投降了斐潜之后,就剩下苟延而已了,但是没想到斐潜竟然不仅是将阴山练兵的大任交给了他,甚至这一次还亲自带着家人前来阴山!
这是何等的信任和荣耀!
毕竟在汉代,即便是再平常人家之中,若是介绍内室和孩子给对方,就已经是将对方看成是自己人的一种表态了,这让李典异常感动。
在感动之中,李典也感觉到了一种新的希望。
也许,自己还有向上的空间?
或许再过上几年,也能像是赵云张辽一样,可以再度独领一军,驰骋沙场?
有了奔头,精神自然不一样。
所以即便是斐潜表示李典不必远送,李典依旧是坚持要送到百里之外,然后在临别之时,拱手对着斐潜说道:主公,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曼成请直言…斐潜有些猜测到了李典要说一些什么,但是依旧装作不知而问道。
典愚钝,得主公信赖,托付重任,唯有尽心尽责,方不负主公之恩…李典拱手说道,然典学微,不足得以教子…闻平阳守山学宫,大儒云集,经学甚厚,故欲请主公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