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之后,两个人都不由得沉思起来,一时半会没讲话。
…荀攸轻轻叹了口气,陇右之所失,盖西羌之遗祸也…
庞统点了点头说道:然也。待陇右学宫成之,便可多有读书之人。
斐潜沉吟了一下,没说对,也没有说不对,而是问道:那么河东呢?
河东之事,易也。多备客栈事务,令驻兵卒,则可解之。荀攸说道。
斐潜转头看了看庞统,发现庞统也是觉得荀攸的解决方式可行。
斐潜笑了笑,二位,所言皆善,然治标不治本。河东陇右,非一时一地之事也。
治本?庞统皱起眉来,主公之意…非一时一地,那么就是人了?
斐潜点头,然后对着庞统和荀攸说道:你们两个说的确实都对,但是我想要说的是,不要站在一时一地去看问题…
和这个问题比较类似的,在后世有句话,叫做山清水秀出人才,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句话对么?
对,但是也不对。
这确实是一个现象,但有谁能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只是就地理而论,以山川河流来标明区分出什么是山清水秀,什么是穷山恶水?
有些喜欢装模作样的家伙,比如汉代某些隐居客,就觉得山川河流,自然环境很好,就高调的宣布自己隐居了,但是隐居的同时,还可以参加各类综艺节目?
这些人宣称居住在山川自然之中,就可以感受到时间慢下来,让人祛除浮躁,然后表示这种自然环境对于诞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极为重要,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说什么古往今来的贤者,隐者什么的,几乎都喜欢在山清水秀之地隐居…
言下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可就是这些人,在面对自己居住的山川,就是口称山清水秀,然后一转头却说某些地方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明显就是屁股歪得不能再歪了。
其实民众的好坏,知识的多寡,跟山川自然有直接联系么?
河东和陇右,就是明证。
河东之前也是烂得不行,上郡九原云中一带的难民南下,大汉朝堂放任不管,眼睛一闭耳朵一堵,什么都当做没看见没听见,再加上河东内部还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