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而当下这个董遇的表章就打破了刘协的认知。
因为确实很多,厚厚一大叠,而且刘协还看到在表章上面,似乎还特意做了副标题,巡风录之一,之二什么的。
黄门宦官低着头,回禀陛下,这正是关中董巡风之书信。
巡风使…
刘协略微苦笑了一下。他任命过很多的官职,像是巡风使这样不入流的兼职小吏,更是不知道凡几,连刘协他自己都没有放在心上。若不是这一次董遇将这么多的书信寄回来,他都要将董遇抛到脑后去了。
刘协对于董遇的印象,其实很一般。
因为董遇讲话很直,甚至让刘协觉得有些刺耳。
董遇进谏,要刘协振朝纲,任贤才,同时还要兴地方,养百姓,并且明政治,统诸侯等等…
以至于刘协一开始的时候还笑容满面,到了后面只能是笑容慢变了。
到了现在,刘协勐地听到董遇这个名字的时候,头一个反应就是这家伙是谁?没错,刘协对于董遇其实没有剩下多少印象了,即便是他亲自给董遇封了一个巡风使的头衔。
巡风使,哈哈,巡风使。
刘协心中无奈的揶揄了半句,如今他这个天子,也就是任命这些不入流的官职,才不需要尚书台的批准,也不需要走尚书台的流程。反正是不拿俸禄的那种,尚书台也懒得管这等官职。
大汉最缺乏什么?
不,是刘协当下最缺乏什么?
人才!尤其是忠诚的人才!
刘协在发现他的头衔,他的身份,并不能豁免伤害,也不能让人低头便拜的时候,他就开始收罗人才了。当然受限于自身的成长,环境,以及他个人的经历,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顺畅…
嗯,即便是到了现在,也依旧不顺畅,就像是长了痔疮又碰上了便秘的痛苦一般。
董遇姓董,董太后的董,但是和董太后的关系不是太密切,算是同宗,但是不能算是同族,但这一点点的关系,却让刘协紧紧的抓住,虽然他和董遇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感觉并不是很好,但是刘协依旧忍了下来。
刘协太缺人了。
董承是刘协最开始找的人才,因为董承是董太后一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