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2785章泾渭难分清与浊,古今皆为正经解(3/7)
最为简单的道理。

    太兴七年。

    如果说军人的荣耀,是在盔甲刀枪上闪耀出来的血光刀光,那么文人的荣耀,或许就是在文章之间的白纸黑字了。

    青龙寺大论,无疑就是这些白纸黑字之间的智慧碰撞。

    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大多数只是看到了热闹,欢腾,然后分享着这些庆典一般的喜悦,其中还有些灵活的百姓,则是看到了各种商机,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到了青龙寺,在规定区域,还有道路的两旁售卖。

    士族子弟之中,有一些人感慨,但是也有一些人欢欣,甚至还有些人茫然。

    可惜不管是如何,青龙寺的这一次正解之论,也渐渐的,宛如长江大川一般,奔流着,扑到了面前,旋即流向远方…

    正解的名额将要在今天公布。

    一大早的时候,青龙寺里面就满满的都是人了。

    士族子弟穿着长袍,带着高帽,相互之间三三两两聚集一处。

    这一次,不知山东山西谁更胜一筹?

    这还用说?

    这倒也是,只不过…这冀豫先前可是被称为文华之地啊…

    这又有什么好可惜的?碌碌之辈,百余年不得寸进,岂可为文华之首乎?

    在这些士族子弟之中,有几个人略微显得有些不是太融入,站在边缘的位置,伸着脑袋看着。就像是他们原本家乡所处的位置一样。他们是来自于幽州的士族子弟,祖氏和氏的年轻人。他们辗转颠沛,出发的时候一共是三十二人,可是到了长安的,只有十三人。

    长安经学和我们之前学的不一样啊,怎么办?

    这些好不容易从幽州而来的子弟,多少有些慌乱。虽然说在幽州有大儒卢植是古文经学的代表者,但是实际上因为今文经学在朝堂之上的垄断,导致了在地方上为了进身之阶还是多以今文经为主,所以祖氏和和氏的人在日常学习之中是以今文经学为主也不足为奇。

    可是到了长安之后,他们才发现之前学习的那些什么谶纬,什么微言,什么大义全然被否决了…

    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他们的位置是在大汉最为边缘的地方,就像是他们当下站在青龙寺的边缘一样,有什么变化也不会立刻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