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3238章医国奇方留后用(6/7)
远不足以保持长久统一。故而,需要的是在政治制度上的想象力和社会文化方面的不断更新,军事力量只能作为保证和辅助,而不能成为绝对的单一。

    在许久之后,斐潜才环视一周,缓缓开口。

    丁口者,国之本也。

    丁,赋税也。自汉立邦,丁者纳其赋税,故为之重。

    自古以来,圣贤帝王,莫不重此。赋税之所得,国家之基石,衣食所系,兵甲所出。故治国者,必审丁赋之数,量入为出,以养天下。

    口之一字,又是如何?

    众人皆知,若欲国泰民安,必须正其口,使之生得其所,活其所需。口多则丁众,口寡则势微。故善于政者,不仅重于丁赋,更重口养。此乃治国安邦之要也。

    斐潜说着,然后笑了笑,然,知之当行之也。

    人口问题,显然是古今中外所有社会,都会面临的问题。

    春秋而战国,孔子悲鸣曰,苛政猛如虎,礼崩而国丧!

    斐潜笑得更加灿烂,敢问诸位,可知孔子悲鸣之后,可有良政以存于世?某知孔子有为政以德之论,然可有类管商之行于民制乎?丁口之论,当之何如?

    没错,孔子的《论语》之中,就有专门一个篇章是说为政的,但是这个篇章么…

    比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就是为政篇内的,然后这句话跟德政二字有什么关联么?

    大概是老夫走过的路吃过的盐,类似如此巴拉巴拉,所以你们这些小年轻就要听老夫这知天命的…

    不得不说,孔子对于执政者需要仁德,是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的,也是整个儒家所存的根基,换句话说,就是儒家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执政者仁德的进行治理国家。

    嗯,这仅仅是孔子认为的,儒家存在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合格的执政者。

    因为历史上也已经展现得非常清楚了,孔子的理想化根本就不存在,不管是国君还是儒家子弟,确实也有可称之为仁德之人,可绝大多数都和仁德没什么关系,只是披着一层外衣在行龌龊之事而已。

    后世一些理论之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