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只有等到最坏的情况出现,民众都快要,或是已经造反了,才会有人惊呼,救救他们吧!
就像是这些人刚刚学外语起床,忽然发现学费不够用了一样。
在这样的情况下,死亡成为了常态,每天都有人因为饥渴和疾病离开这个世界。
生者的悲痛和死者的沉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惨的画面。
可经典的画面,似乎就是喜欢重复出现。
魏延也依旧能够见到鲜衣怒马架鹰走狗的士族子弟,一群群的在踏青赏景,迎风高歌。
大道上。
衣冠楚楚的士族子弟骑着名马,疾驰向右。
衣衫褴褛的佝偻民夫推着水车,艰难向左。
呵呵,山东啊!魏延盯着曹应笑,山东啊!看看!真真的,人·杰·地·灵!
曹应强笑,这…谬赞了,谬赞了。
嗯…魏延沉默了一会儿,这事情…难道你们就不羞愧?你们在山东执政这么多年,就混了个这?当没看见?
这怎么说呢?曹应叹了口气,说道,这干旱又不是我们造成的…又不是我们害得这田里没水…这,这真不是我的错…
跟你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你们就没错?魏延笑呵呵的说道,但是眼眸里面却有些寒芒闪动,要知道这些百姓都以为…算了,说了你恐怕也是不懂…
曹应干笑两声。
他好好走在道上,没有害谁,也没有伤害任何人,所以他又有什么错?
当然,曹应他是想不明白作为一个享受了更多社会资源的士族子弟,应该是做一些什么,而不能做一些什么的。
大汉秩序如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那些曾经引领着大汉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的士族们,渐渐的成为了妨碍大汉前进的绊脚石。而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如同曹应当下的反应一般,他们依旧还认为他们并没有错,或是死硬的绝不认错。
不认错,就自然没有错…
冀州在袁曹之间的战事的时候,并没有遭受什么重创,只有个别区域有些伤了元气,但是后来曹操很快的就接受了冀州佬的投靠,自然也就使得冀州很快的恢复了生产。可以说冀州在曹操之下,甚至会比在袁绍手中还要更好一些。毕竟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