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以免切尽反而成为“大宗”。
可是,如果博硕克图本人因故失去权力,或者失去自由,他为了确保本宗大权不失,就有可能不仅仅满足于与切尽共同摄政,而很有可能会考虑自己掌握博硕克图的“遗产”。
这个道理很简单,切尽掌握的是他自己的本部,而他古克尔岱只是代博硕克图掌握汗庭本部。“代”字就意味着权威不足,本来汗庭本部经此一役,实力就被切尽明显反超,现在还权威不足,那他这个摄政岂不是要被切尽压制得死死的?长此以往,谁家才是鄂尔多斯部的主人?
因此,他将不得不想办法改变这种局面,而改变这一局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他直接夺权。
然而这种夺权本身是有风险的,成败都在未知之数,稍有不顺就可能导致鄂尔多斯部直接乱套——这显然不是高务实想要的。
高务实不想鄂尔多斯乱套,他只想鄂尔多斯内部保持基本平衡,保持双方都必须想方设法获得大明支持的局面,这对大明而言才是最好局势,这样的鄂尔多斯部也才便于控制和加大渗透。
反观切尽成为两位摄政大臣之一呢?脱脱认为切尽摄政本身是好事,唯一可虑的是切尽可能快要病死了。
这个想法也有问题。切尽当然是亲明派,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切尽在鄂尔多斯部的威望本就已经很高,近几年来好不容易因为博硕克图进入“青春叛逆期”,开始和他唱反调,所以威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如果这次切尽又成为摄政,甚至力压古克尔岱,那局势就回到十年之前。然而此刻的大明不是十年之前的大明,十年之前的大明需要切尽牢牢控制鄂尔多斯部不生乱,此刻的大明却不仅要求鄂尔多斯部不生乱,还要要求鄂尔多斯部内部不能有人一家独大。
为什么?因为在高务实看来,大明针对蒙古各部,无论亲疏敌我,最终都是要乾坤一统的,但这种乾坤一统未必都需要用战争来强制实现。
比如土默特、鄂尔多斯这样接受了封贡,与大明的关系总体比较缓和、亲近的部分,就完全可以依靠政治、经济的渗透和影响来达成目的,这样的统一也更有社会基础,将来不容易出现反复。
那么,切尽在封贡初期维持好了鄂尔多斯部的大局之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