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什么人呢?很神奇,他本是心学派出身,年轻时还在科长位置上(六科都给事中)非议高拱力主的俺答封贡。
按理说,质疑当时权倾天下的高拱,应该是没有好果子吃了吧?但并没有,高拱当时兼任吏部尚书,调来宋应昌的履历和考课一看,发现这小子在出任科道之前,在绛州知州任上干得不错,因此并不追究他“胡说八道”的责任,反而外放济南知府重用去了——济南乃山东省会,属于比较容易出成绩的位置,所以这还真是重用。
之后宋应昌历任多职,这倒不必细说,总之到援朝之战,他作为领兵文臣出征,之后随着战事推进,高务实亲自率军抵达朝鲜,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正是在这期间,他被高务实折服,认定高务实才是大明朝最能实心任事的大臣,从此投入高务实门下,再无二话,甚至不惜顶着一批心学派官员骂他卖友求荣也“死不悔改”。
高务实也对得起他的投效,凯旋之后不久,便将周咏空出的兵部尚书位置举荐,朱翊钧也无异议,如是至今。所以简单的说,宋应昌一个出身心学派的浙江人,现在已然是实学派铁杆。
至于周咏说兵部尚书出缺也如礼部一般,该由左侍郎递补。其实这其中的事也和方从哲一般——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如今正是萧良有。
其实萧良有原本做过工部尚书,但去年淮河泛滥,决堤数处,淹了两个县,因此承担了领导责任,从工部尚书转任兵部左侍郎,算是贬官。
然而朝廷上下其实都很清楚,大明朝在水利这块儿一直干得不行,即便这些年实学派主政,大幅加强了水利建设和维护,但也还只能确保在黄河大灾时降低受灾程度,而淮河方面的投入确实还跟不上。偏偏这些年灾害越来越多,程度越来越深,所以……萧良有该倒霉那也没法子。
至于这次递补,萧良有是有说法的。郑国泰、李文进之变,萧良有配合元辅平定有功——因为他的命令,李文进下达给腾骧四卫各处卫所增兵入京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各处卫所都因为担心元辅和兵部的责罚而找出各种理由推辞集合入京,气得李文进大骂不已。
正所谓上头想提拔你的时候,没功劳也能给你找出功劳来,有功劳更能让你功劳看起来更大,萧良有本就有功,而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