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办事处(3/6)
么邦国,铸造技术低劣,歪歪扭扭不成圆形,银的纯度也非常低。

    在大宗贸易中,人们认可这种来自尼泊尔的坦卡币,也认可银两,不过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多的是以物易物。

    由于自耕农数量不多,奴隶主自给自足,人们对贸易的需求很低,通常就是背着青稞去庙里捐点粮食、借点粮食、换点工具。

    这枚银币提醒了刘承宗,在官府之下,他需要筹备钱庄,并铸造铜币了。

    之所以要铸造铜币而非银币金币,是因为用不到……在通货膨胀到一个士兵月饷四两之前,铸造银币意义不大。

    银两能用银剪剪开、能用戥子称量,银币就差点意思。

    即使是铸造半两银币,对这个时代来说面额都有些太大,于生活中并不方便。

    他的设想是铸造铜钱,发行青海大元帅府的铜币,用铜币规定官银兑换的官价,再以发行铜钱数量来调控市面粮食价格,最终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设立钱庄,一方面为弥补康宁府寺庙的缺失,为百姓提供贷款业务;另一方面也为给驻军、官员发工资提供便利条件,减少两府之间小宗银两运输的次数。

    二府距离遥远,缺少驿站与道路设施,交通不便,来往输送银两物资,需要占用兵力,兵多了麻烦、兵少了未必能保住官银。

    沿途贵族土司掌握的土兵,虽无叛乱之力,却有着成为高原马匪的潜质。

    地广人稀的高山深谷,简直是孕育马匪强盗的温床。

    刘承宗暂时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减少输送银两的次数,把押运银两与士兵长途行军训练结合在一起。

    不过钱庄这事必须要有个人负责,刘承宗觉得最好的人选是承运。

    但眼下承运管着俱尔湾的市场,分身乏术,所以刘承宗写了封信,让承运把俱尔湾市场交给跟着他西奔千里的岳父王讼师,先过来跟他一起合计这事。

    每到需要用人的时候,刘承宗就会觉得自己身边人才太少,不禁后悔当年在陕西流窜时没打进西安府,把六部在陕西的官员都打包绑了。

    把一省六部官员都绑了,想想就让人兴奋。

    不过无妨,以后还有机会,他的炉霍县离四川成都已经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