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的驻地,在当日下午进入冰沟马场。
此时河湟汉土官军仍在向上川口汇聚,以一己之力留下朝廷河湟据点的冶国器见到弟弟大喜过望,但面上忧色也难以去除……就在冶秉乾回来前,冶国器正在与刚赶到冰沟马场的莫与京商议求援事宜。
各路土司的土兵原有定数,但在定额之外,土家几乎每个男子在危急之时都是土兵。
征召之下,接近一万八千名土兵、战马汇聚于此,兵员虽多却不精,围绕着营城、马场城、驿城分别驻扎,每日消耗粮草三百余石。
绝大多数兵力都被征召为民夫,几名将官和留守士绅商议筹粮,在南北谷中往来输送物资,但这仍旧杯水车薪。
今年的谷地本就缺粮,后援不到,他们筹到的粮草仅够支撑十三日;后续援军还不知何时能够抵达。
所以尽管冶秉乾没有死在刘承宗手上,他的到来依然对守军来说依然不是好消息,恰恰相反……他带来了刘承宗的最后通牒,两天。
冶国器看过书信,没有投降的意思,反倒是冶秉乾劝说两句,就被冶国器下令,由冶家土兵押到马场驿城的官房软禁起来,不让他扰乱军心。
但不论扰乱不扰乱军心,守军能选择的战术并不多,最坏的选择的固守小城放弃城外广袤田土、其次为依据两道河流野战固守,除此之外没有好选择。
人的名树的影,刘承宗转战陕北,硬碰硬击败贺虎臣部宁夏边军,吓得吴自勉不敢出战,任谁听了都对其部战力有所畏惧。
但莫与京也没更好的办法,后面兰州方向正在调兵粮器具向河湟提供支援,只能先依靠河流尝试野战。
不过野战给他们带来的优势也并不大,因为那两条南北朝向的湟水支流,只有十几步宽。
莫与京精选一万两千土兵,分布三营,在一道河流以桥梁为支点分布两营,挖掘壕沟埋设地雷构置营寨防守河岸,并于二道河另部一营为接应兵力,以防前线战事不利,也好撤回上川口,进驻城内防守。
冶国器则让土兵向刘承宗传书一封,一来感谢他放回冶秉乾,二来想骗骗他,看看能否多拖延两日时间,因为刘承祖的游骑在河对岸骚扰,给埋设地雷造成很大困扰。
却没料到次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