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的路人,是刚被刘狮子打个半死的曹文诏。
不过再往后,他就跟刘承宗没啥关系了,跟过神一元,剃了鞑子头,被张应昌当作蒙古人连追带打三百里;又因为跟真的蒙古人抢劫后分赃不均大打出手。
好不容易带残兵败卒从漠南回来投奔神一魁,半个月后神一魁降了,他不算嫡系没捞着官职,跟十几万农民一起被解散。
幸亏红军友重新起事,他才算有个出路,辗转投到王老虎麾下,差一点就能跟着王老虎逃进秦岭,最后被固原总兵杨麒围在凤翔府宝鸡县的陈仓驿,走投无路,就降了杨麒。
他的队伍里有一批有经验的老兵,缺兵的杨麒很重视,觉得蜂尾针的匪号不好听,张四又跟闹着玩一样,便给他起名叫张振,授予把总之职。
平心而论杨麒待他不错,作为主力部队,蜂部在兵甲器械的分配上有所偏爱,平时待遇也没有厚此薄彼,他吃不到兵粮别人也吃不到,他拿不到兵饷别人也拿不到。
钟豹把张振的队伍安置在后方,先到统帅部见到了刘承宗,把其经历一一告知。
其实刘狮子不怎么喜欢这种投降方式。
人投降不投降,一般分四种。
有开战前就降的、也有开战中投降和战斗结束后投降。
开战前就投降,是看明白了,审时度势;开战后决不投降,是想明白了,固有一死。
而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彻底击败、捡了条命无奈投降,也算尽到自己的职责。
以上三种,如果发生在刘狮子军中,他敬重决不投降的,也能接受军官尽到职责后投降,开战前就投降的他不喜欢,但真发生了也没什么关系。
唯独在战中左右摇摆,做出奇怪举动的人,既不聪明,也不尽职,更不值得敬重……任何一支军队里有人这么做,都是大败的先兆。
这个把总在刘承宗眼中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不喜欢张振,但喜不喜欢是一回事,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是另一回事。
他那么欣赏冶国器,该杀还得杀。
篝火阵是把双刃剑,他的人别想静悄悄的突击,官军也别想静悄悄的逃跑。
这无非是取舍,对他来说在夜战中击溃容易歼灭难,他有把握击溃敌人,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