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军撑到这个时候,实力应该都不弱……确实不弱,但人家跟他不是一个路数,压根不走农民到士兵再到精锐的常规路线,人家走的是流贼、刀客、关西马匪的升级线。
从头到尾,这条路线似乎就没考虑过向正规军转变,把散兵游勇战术进行到底。
这一战术在刘承宗看来并不高明,但他能理解农民军的选择,尤其能理解张一川这样一个实力有限的首领,实力有限,就意味着没有选择,任何东西都是救命稻草。
而他们的对手大明帝国,又太强了。
实际上如今的大明是最虚弱的时候,但由于先祖遗德的存在,即便是最虚弱,对它的敌人来说也太强了。
先祖遗德,就是得国正。
得国不正,换句话说这个国家本身的存在就没有道理,那么哪怕没有任何内外问题,有人叛乱都会得到更多响应。
得国正,才能化家为国,化国为天下,铸成最强大的护身符。
不能化家为国,不忠于皇帝的官员权臣就有叛乱成功的可能;不能化国为天下,百姓造反也有更高的成功几率。
这个国家按说早在土木堡大败、嘉靖爷修仙、万历爷怠政那几个大坎儿上就该亡了,结果硬是把诈尸这门儿手艺练了个融会贯通,蹦跶到现在,生龙活虎。
这种强大,体现在大明身上,就是能打。
百年战争还夹着几十年停战期,而大明在六合宇内几乎连着打了一百年仗,北边打完打东边,东边打完打西边,外边打完从体内分出来个小东西接着打。
能打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赢,但韧性能给敌人带来很可怕的压迫感与绝望,此消彼长,能帮助最后取胜。
直到现在,那些百年来跟大明交兵的对手,已经躺下了一个又一个,还站着的寥寥无几,即使是表现最好的后金,也只是想方设法维持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样子。
在这个时候就连黄台吉,都不会相信大明会很快灭亡,绰罗斯的也先都没拿大明给灭了,他这才哪儿到哪。
只有站在大明那边的人,才会相信能扫平叛乱、歼灭后金。
这份信念,导致就算到了如今地步,旱灾、水灾、兵灾、饥荒、瘟疫横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做出迫不得已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