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毛文龙已经四十五岁,遭逢大败,又被辽人争相依附后金的景象震撼,认为自己这辈子也没什么机会建立不世功勋,心灰意冷想要回家侍奉老母亲。
路上听说新任辽东巡抚王化贞寻访武才,给了他一个有些冒险的小任务。
让他率沙船四艘、军兵二百,侦查辽东沦陷区的情况,并伺机夺取鸭绿江口的镇江堡,以作为复辽的登陆地。
经历两个月的海上航行,毛文龙率领一百九十七名官兵登陆辽东半岛时,辽人的反抗也随着努尔哈赤撕下面具愈演愈烈。
从抗拒剃头聚众自守,到率众起事捕捉守将,武装辽民成群结队奔走投明,规模大到八旗兵眼睁睁看着都不敢近前。
甚至在岫岩,上千辽人打八艘木船、十四条独木舟,逆流而上,炮击后金哨塔,后被八旗围攻屠戮。
此时的辽人,已经从熊廷弼的使者哭泣相求都不能感化守城,变成了辽民无不争先杀贼,以雪祖父之愤。
沙船驶至镇江堡,辽东半岛的海水把毛文龙推到风口浪尖。
毛文龙是辽东半岛唯一一个大明的正牌将军。
他率领一百九十七名明军登陆半岛,奇袭转战半月,最终检兵一万,护辽东沦陷区三万辽民进入朝鲜。
一个并不出名的游击将军,在一次偶然的执行任务中,解救三万明廷并不信任的辽民,拉拢各地十几股义民攒出以八百旧辽兵为主体的一万新编军队,躲进大明属国朝鲜。
朝鲜养不起兵粮,大明不愿安置,他们更不愿回关内,最后由朝鲜割出个椵岛,交给毛文龙屯兵安民。
毛文龙以自己姓毛的缘故,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意,更名为皮岛。
大明觉得皮岛在后金国腹背,于复辽一事上有利可图,待到次年,东江开镇。
实际上很难说大明真的会把这当做一个军镇。
岛上的辽民谁也不信,岛外的世界谁也不信辽民。
甚至连毛文龙自己,也不敢信任东江镇的部下。
岛上的兵力太过复杂,毛文龙的亲信部队又太少,镇住岛兵绝非易事。
在最初的那段时间,他们缺衣少食,大明在补给上又扣扣索索,不内乱就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