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宗在太子河畔,黄台吉也在太子河畔。
只不过刘承宗在西段,黄台吉则在东段,间隔四百里山路。
黄台吉平叛的进军速度极快,先是三日奔行近四百里至一堵墙堡,随后派人往碱场城看了一眼,知道没救了,便直接引军向沈阳回援,仅留小股部队继续追击驱赶疯狂逃窜的沈世魁。
皮岛兵跑得就是快,一听说八旗主力来了,就吓得两股战战,疯狂逃窜。
毕竟他们已经劫掠完了,收获颇丰。
抢了岫岩、焚毁碱场、烧了沿途几个牛录寨子,运小车载满棉衣被褥、泡菜坛子和米袋、财货人头和死狗,头也不回地往南跑。
黄台吉对皮岛兵恨得牙根痒痒,但凡有机会,他说什么也要把沈世魁这帮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杀了。
但他没有机会,在南边根本不敢多待。
因为刘承宗一直在催他进军,从他向东南征剿东江登陆队以来,一连三日,送到军中的急报就没停过。
先是青海鹫群降于沈阳,驱乌鸦,抢鸦粮,掀十王亭琉璃瓦数片,啄坏脊兽,后展翼掠向长白山。
随后大股马队薄至盛京,在京郊四处出击劫掠烧杀,绑架人畜焚毁庄寨,可谓无恶不作。
这还不算大事。
他早料到刘承宗会直袭沈阳,对京畿庄子造成毁坏,崇德皇帝早已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庄子被毁了还能再建,城外的人畜能收入盛京的都进去了,遗留在外的并不算……不算太多。
其实黄台吉的战术也是攘外必先安内,只不过他要安的内,是辽南沿海。
因为朝鲜王晓谕八道,要对抗歹青;大明要让陈洪范从辽南登陆,锦州军屯兵辽西,眼下皮岛的沈世魁又率先登陆作战。
谁都不能确定,出现在辽南的究竟是联军还是仅有皮岛军。
要对付关宁军,就得把跟刘承宗决战的战场拉到盛京;而要对付刘承宗,就得先把沈世魁、陈洪范、朝鲜的军队逐走,才能全力以赴。
因此以盛京郊外遇袭为代价,牵制刘承宗,他率军南下驱逐沈世魁,再领军北上与攻打沈阳的刘承宗决战。
胜,则万事大吉;败,关宁军也得进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