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七百三十八章 狂窜的鼻血(5/6)
    俘虏口供证明,他在刘承宗与关宁军的关系上,推测是对的。

    锦州军驻辽西而不进,居然是受了刘承宗的威胁。

    这事让黄台吉觉得挺好笑。

    刚从代善交战的情报得知,刘承宗居然在武装蒙古,让他觉得这个汉人有雄主胸怀,转头又听说他威胁祖大寿……不禁令他内心对刘承宗的评价忽高忽低。

    武装蒙古是步妙棋,蒙古诸部自万历年以来百战百败,一是诸部各为其主一盘散沙,二是虽有精湛牧卒却缺少武装,没有死战底气。

    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大明,即使有过款蒙策略,但那也不过是给白银粮食,让蒙古骑兵吊着命给大明拼死效劳,但这种掺着毒的策略,不要说林丹汗,就连小部首领都很难为之效忠。

    给再多银子也没用。

    在根子上,游牧的生产方式,就很难打造出坚甲利兵的常备军队。

    十五名骑兵有一副铁甲,在草原上就算装备精良了。

    而据代善的情报,这支漠北骑兵,十个人能有四五副铁盔甲,不少还是明军制式。

    毫无疑问,在崇德皇帝不知道的时候,漠北三汗已经跟刘承宗穿上了一条裤子。

    这不禁令黄台吉佩服他的胸襟,也羡慕他的人口……他不怕蒙古翻天,这才敢武装蒙古。

    哪怕在后金时期,他们虽然给左右翼蒙古二营提供了一些武装,但也不敢完全像这样不留余力地武装蒙古兵。

    但这其实是误会,刘承宗武装的是漠南骑兵,主要的武装方式是直接把杨麒那支部队派到漠南,甲械上的武装也很少。

    给漠南骑兵提供甲械的,恰恰是臣服后金的哈喇慎部。

    而元帅府和漠北三部的合作,只能说刚刚开始,这是漠北三汗的军队作为元帅军偏师,投入战场的第一战。

    至于那十骑就有五副铁甲的夸张披甲率,完全是误会,其中三副都是元帅军的北元营。

    还有一副来自元帅军的塘骑兵,当然是明军制式了,因为人家就是明军。

    北元营现存整个蒙古的精华所在,一半的兵姓孛儿只斤,另一边则是宰桑、达尔汉这种汗庭事务官和带兵官,当然有铁甲了。

    反倒是他觉得刘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