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祖大寿,颇为不智的决策,才是刘承宗的本意。
那祖大寿在黄台吉心里是白月光,如关羽之于曹操。
像砍一刀一样,黄台吉始终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再努力一点就能策反祖大寿和整个锦州军,都给钓成舔狗了。
夸张到什么程度?
降金剃发,这是努尔哈赤克沈阳、辽阳以来,后金用于分辨敌我、断降人后路的一贯国策。
祖大寿被俘虏的、投降的亲戚,就因为姓祖,不用剃头,到现在盛京的祖家人依然不用剃头。
但祖大寿又不是刘承宗的白月光,一没好感二没来往,他根本就不愿意多说一句,说点好话能给人劝降了拖家带口跟他回陕西还是咋的?
实际上祖大寿老实人,确实吃这套啊。
黄台吉对他好,让他觉得黄台吉是英明雄主,就算逃跑,被俘的家人也不会被杀,可以跑回去继续为大明效忠。
刘承宗不一样,统帅西贼北虏一群豺狼饿虎,人还没到,秃鹫就已经在锦州城上房揭瓦蹂躏乌鸦,军队所过之处没一个时辰就冲天黑烟遍地起。
这种比天花还可怕的恶棍,要么就直接给他弄死,不能弄死就别惹他。
所以祖大寿非常听话,说不让他过辽河,两万锦州军就真蹲在辽河西岸数小鱼。
不过对黄台吉来说,战场上倒也不算全是坏事,至少随着八旗主力回援盛京,漠北三汗的军队已被争相驱逐。
他们不像漠南蒙古在科尔沁那么大胆,四处乱跑,只顾埋头向西撤退,说明追着他们就能找到刘承宗的主力。
一场会战,无可避免。
黄台吉御马也不骑了,再骑就得把大小二白两匹宝马累死。
他备了七匹战马,甚至让人带了轿子,集结八旗正丁余丁与旗奴、武装鱼皮鞑子和索伦兵,调集科尔沁左右翼内迁骑兵,以及耿仲明所辖乌真超哈枪炮,挥师西进。
征刘承宗,复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