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腹刺入,恰巧避开了致命的脏腑。
赵高对于自己剑术精准度有着足够的自信,燕丹的伤势会耽误他理事,却无性命之虞,不会跳动燕王的敏感神经,可谓恰到好处。
“走!”
燕丹遇刺,难以继续处理事物,雁春君名正言顺地重新接手了他的权力。
然后他竟然直接派人去找信陵君,说燕国支撑不起后勤的消耗了,要求撤兵。
联军主帅大帐。
燕国使者面对魏无忌、李牧、白亦非等人的注视,不禁有些瑟瑟发抖。
但能被派出来当使臣,还是有一些本事的。
他战战兢兢地将雁春君的原话转告:“否则,联军若是愿意负担燕军的粮饷,也无不可。”
这话一出,别说上面三位大老的眼神愈发冰冷锐利。
魏国和韩国虽然地处中原,但多年来被秦国屡屡侵吞土地,战事从未平息,压根没机会存储多少粮食。赵国就更别说了,他们三个哪还有余力去负担这两万燕军的消耗?
再说了,就算他们能从指甲缝里抠出点粮食,以燕军的战斗力,与其给他们,不如给自己的军队多加加餐来的划算!
但这一次,燕国并不是无理取闹,他们看准了当前这个时机,赵魏韩三国不可能再想之前那样纵兵逼迫。
嗯,或者说,不是他们看准了,是罗网派人告诉了他们秦国的分析。
因为这不仅仅是因为黄河对岸王翦的压力,还有楚国的因素在里面。
这一次楚国之所以肯跟赵魏韩三国打一个配合,主要是觉得自己如果能收复巴蜀的话,就算三晋重新合一也不算亏。
但如果他们还想要多吞并一个燕国的话,那楚国是万万不可能同意的。
因为那样一来,他们的收获就会远远小于三晋。
俗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
利益分配不均匀,才是矛盾产生的最大根源。
还有一点就是,凡事可一而不可再,现在燕国已经开始耍无赖了,就咬着牙说自己没有粮食了。那就算魏无忌可以重新复刻一次兵临城下又能怎么呢?
难道真的要灭掉燕国吗?
那样的话,首先齐国就不会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