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她前二十年的生活中,还没有遇到过这样强壮的男人吧?她这个年龄是不太理性的。
尽管受过高等教育,但理性还是容易被欲望征服。她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男人,是那种很疯狂的爱,所以她想放弃一切,就待在这个男人身边。
这次的下潜做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是动力还是氧气和生物物质都足够使用到探险完成。
而且,里面的很多设备,叶雨泽和杨革勇除了机械臂之外,其他的根本就没有使用。其实是他们不会用。
准备完成后,正式下水了,此时印度洋的黎明泛着淡金色的波光,甲板上,叶雨泽和杨革勇最后一次检查“深渊者号”潜水舱的耐压外壳。
这艘球形的载人舱由钛合金铸造,表面覆盖仿生减阻涂层,舱内仅能容纳四人,氧气循环系统和压力稳定装置正发出低沉的嗡鸣。
两个长长的机械臂,此时正折叠蜷缩在两侧。
不远处,叶眉和雪子驾驶的微型潜艇缓缓入水,流线型的外壳配备激光测绘仪与生物采样机械臂,她们的任务是全程护航并记录数据。
“深度5800米,温度从30c降到冰点,压力超过500个大气压——如果外壳破裂,我们会被压成核桃大小。”
杨革勇半开玩笑地调试着声呐。叶雨泽戴上神经传感头盔,舱内的全息投影屏亮起:
“走吧,去看看地球的‘伤疤’。”
前两次,他们并没有穿戴这些设备,主要是不会用,也嫌碍事。
这一次,雪子跟叶眉详细交代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效果之后,叶眉逼着两个爹都带上了。
虽然这些东西比较麻烦,但是却是保命的东西。毕竟前两次下潜,最深也就1000来米,而这次却是万米深渊。
当然,雪子说,潜水舱根本承受不了那样的压力,只能是见机行事了,情况不好,就得赶紧跑。
潜艇在这方面就好的多,最起码动力系统和抗压能力,就不是一个潜水舱能比的。
只是在观测方面,潜艇自然比不了潜水舱罢了,不然谁还会用这个东西。
潜水舱坠入海面的瞬间,阳光像碎金般在舷窗外跳动。
叶雨泽将探照灯调至蓝光模式,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