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嫁妆铺子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季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最后季淮盛在官场上的打点,全都是原身这里出的钱。
原身觉得都是一家人,本就该相互帮助。
更何况小叔子在官场混得好,以后自己的孩子考取功名做了官,也能得到几分照拂。
就这样,她在经济上大力支持季淮盛,季淮盛一路官运亨通,最后成了朝廷手握重兵的大将军。
虽然所有人都说季淮盛有本事,光耀门楣,娶的媳妇也是巾帼英雄一般的存在,为他助力不少。
没有人提过一句原身的付出,她是季家寡居的大儿媳,默默无闻,也不会有人承认她对季家有什么付出。
但她却很心满意足,她追求的从来都不是那些,因为公公婆婆先夫都对她不薄,孩子也听话懂事,她这辈子都是值得的。
后来,原身的儿子考科举,入朝做官了,小叔子也没有帮助过他,说是要避嫌,免得政敌借此打压他。
原身心中也有些不满,他和许泱泱的孩子一进入官场,他就一路提拔,怎么到她的孩子,就要避嫌了呢?
但原身也无话可说,人家把更多的资源倾斜给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
侄子毕竟是侄子,隔了一层的,怎么能强求人家真的把侄子当亲生子一样呢?
原身想得开,只是叮嘱儿子要自己争气,在官场上要自己小心谨慎。
儿子每次也都会在她面前表现的很乐观,说自己很受器重。
但实际上,他这个官做的相当憋屈。
因为他在官场不仅没得到季淮盛半点的帮助,反而还因为和季淮盛的叔侄关系被人打压,简直举步维艰。
原身怎么会看不出自己孩子有多难?
她不想为难孩子,所以她劝儿子,如果这个官实在是做的辛苦,那就不做了吧。
做母亲的,只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平安幸福就好。
儿子答应了,因为他也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官,这官他做的太压抑了。
那天他和原身商量好了找个机会辞官,但是没几天,季父病重,他去贴身侍疾,之后却再也没有提过辞官的事了,反而变得更加努力,为人也更加沉默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