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最后变成大小不等的碎片。至于变成这种晶沙状态,是否意味着被抽离粉碎超百次、千次?
究竟是含有多大能量密度的能晶,能被这么粉碎性抽离?
回过头想想那种假设当量。如果那个库房储存的都是能晶,就算5吨,不,也许有10吨左右的储藏量,但一吨能晶竟近似于含有几千吨甚至上万吨当量的炸药能量?
的确,如果不考虑其他炸药特性,目前1吨不同等级能晶的能量单位近似于10至20吨当量的炸药。
也许,存在着一种被“合成”的白能晶,就像梅林教授隐隐透露过的那样,拥有十倍甚至百倍于天然能晶矿石的基准指标,可被粉碎百次甚至千次来抽离能量?
不对,即使这样,这种特种能晶的能量密度,与假设爆炸当量仍然差了个数量级。这是怎回事呢?是算错了,还是漏了关键元素?
还有个问题。
就如梅林讲过的那样,能晶是一种温和物质,所以即使蕴含能量,近代以前也很难被利用。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能量的抽离也是可控的相对静态过程。就算能量密度远超炸药,却没有后者那种极短反应、极烈爆炸、极快输出的特性。能晶就像是有序泄洪的大型水库,冲击力可能还不如规模小得多但不可控的自然洪水。
有可能让能晶这座能量“水库”变得不稳定来输出吗?比如,注入超越储存上限的“水”?直接炸掉“堤坝”?让原本安全的水库变作更可怕的洪水之源?
我放下笔,看着本子画得密密麻麻的各种公式和猜测,呼了一口气。
是不是想太多了啊,竟然在推敲一个不太可能存在的事物。
看向吧台那边,沃伦又在品着黑咖啡读报纸,现在就是他的休闲时光。
一会后,他抬起头看向这边,恰好与我对上视线。
“作业写完了?”他微笑着问。
嗯……感觉好家常的问题。
“差不多吧。”我伸了个懒腰,歇息一会的同时,问:“老板,最近又有什么新闻呀?”
不知什么时候起,就有了一种听他读报的习惯,而他也乐得念。
“西北城区野狗肆虐,伤人事故频发。旧城改造计划十年解锁新成就,废弃之城转型为恶犬乐园。”沃伦念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