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然地道。
其实这就有点凡尔赛了,虽然说拍电影当然不可能只为了拿奖,可是文艺电影大多想要回本,还真的就得去冲击奖项。
比如《美丽人生》可以说,如果这部电影没有去拿奖,直接按照正常的电影宣发上映,票房真的未必能回本。
“李导,为什么选择拍《美丽人生》,选择拍犹太人大屠杀背景的电影?而不是我们国内的背景?是因为冲奖需要吗?”这个时候第二个记者突然问了一个让全场都安静下来的问题。
然而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李易却是很认真地点了点头道:“的确有这方面的意思,柏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戛纳都不同当然更多的是因为这个故事我很喜欢,所以就拍出来了!”
李易点到为止。
当然真正的原因是,李易的金手指开到了这部电影,不过,他肯定不会说的。
而李易点到为止,懂的人都懂。
柏林国际电影节侧重的是政(和谐)治,而在国内,说实话,真的不好取材。
而实际上,还有一点李易没有说出来。
我们国内很多导演,拍大屠杀事件的电影不少,可是往往很难获得认可,不止是国内,国外更是如此,为什么?
说白了,就是因为切身之痛。
很多导演想要以国际视角来讲述这段历史,可是却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那就是,这是我们华人遭遇的最惨痛的历史,而不是别人的。
所以,如果《美丽人生》改换成华国背景的故事,那么绝对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美丽人生》的故事发生在西方世界,他们有切身之痛,所以,更能接受电影 “李导,对于《美丽人生》的国内电影票房有什么预期吗?”
“当然是越多越好了,不过,这毕竟是一部文艺电影,所以”
“《美丽人生》会否继续冲击奥斯卡?”
“应该会,不过要等明年了。”
“李导对接下来的电影有什么计划吗?”
“《美丽人生》都还没上映,生产队的驴都没有这么用的吧?”
临时新闻发布会,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顺畅,比较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