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家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如此之差,和他们的导演总喜欢拍一些讽刺阶级对立,揭露社会问题的电影有很大的关系,李易导演很认真地给他们上了一课,原来电影不需要讽刺,不需要对立,不需要说教,这部电影一如既往是李易导演的风格,当男孩第一次和妹妹说鞋丢了的时候我也哭了,当妹妹把鞋掉进水沟追逐水流我又哭了,我深深懂得那种天塌了的感觉。我不知道什么过誉不过誉,我只知道这部地域遥远、民族异化的片子,离我的心这样近。”
“我们什么也没有,也没有放弃的念头。很多时候,可能我们只是在追求一些有些人不屑一顾的东西,因为这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追求中的奋斗和成长,得到我们心中的鞋时的喜悦,却是什么人也不能从我们手中夺走的。”
“一部纯朴、宁静、干净的生活片,尽管呈现了伊朗底层百姓的酸甜苦辣,却毫不煽情做作,没有贩卖苦难与渲染阶级矛盾。小演员的表演真实自然,种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支线和细节使影片足够精彩好看。街头狂奔与赛跑段落堪称教科书级的拍摄,金鱼亲吻男孩双脚的结尾颇有禅意之美。”
可以说,这部电影真正的堪称好评如潮。
著名好莱坞影评人拉里·布朗也专门针对这部影片写了长评:“对于伊朗这个国家,说实话,很多的印象都是源自于新闻报道,以及他们的电影。
印象之中的伊朗和就是战争,石油,落后,贫穷等等,同样的对于这个国家的电影,在国际上有不少崭露头角的优秀导演,但是他们的电影总给人的感觉,是在一味地讽刺,一味地揭露,一味地表达各种不满,让人由衷地感觉,哦,原来他们的国家是这样的!
但是这一次,来自华国的奇迹导演,给他们上了一课。
其实如同对华国的感官,以及对华国的影片的印象,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和伊朗是没什么区别的。
我在那个时候,没有去过华国,印象之中这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那个时候,互联网并没有像现在那么发达,甚至我们很多人都以为他们还留着长长的辫子,我们更不知道,他们的经济高速发展,高楼大厦林立,甚至有很多城市,不下于我们的城市。
说回电影,《小鞋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