踱步不休。
而最后在a大调的调性中,瓦尔特用d-a大和弦的来回碰撞,呈现出了此曲中最明媚最壮观的动态高潮——
“当此良夜,鼓一己之余勇,终无以抵挡;
当此良夜,愿造物死生的辉光,珍视、守望这穹苍!”
夜莺小姐演唱中的一词“herr!”(主/辉光)被范宁安排在了旋律的最高点,所有的困惑和不安终于走向了赞美诗般的辉煌结尾。
掌声雷动。
尽管大多市民和王族,所预期的是描绘男女欢爱的艳丽诗篇,但能来到这种场合的人,均有不错的艺术审美,《在午夜》所表达出的悠远意向与求索气质,无疑深深打动了人心。
极为不凡的开篇。
“当此良夜,好一个当此良夜!”
“盛夏夜幕降临,歌会拉开帷幕,为数天后的‘花礼祭’预热添辉,如此这般怎能不叫‘良夜’呢!”
“期待夜莺小姐来一首热烈的爱情诗吧。”
“这样的佳作演绎,其他选手恐怕上场便弱三分。”
“接下来上台之人,应该只有布谷鸟小姐能控住气场了。”
两环评委席上,王公贵族、教会与特巡厅的近四十余位代表做了简短的感叹,另外七八位已是歌剧大腕的资深名歌手眼里有更多思索,而吕克特大师握钢笔的手指则已经牢牢扣紧。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都未有更多的动作,尽在凝神等待下一曲,桌面燃着桃红至深红色光芒的“芳卉花束”,一直放在手边未拿起。
“卡察——”
范宁双手大拇指朝外抵,自己手中“芳卉花束”的弯折带来了警觉又怦然心动的破碎感。
“夏风中的夜与歌啊……你们所告诉我的,是关于黑夜的诗篇么?”
和大部分亟待欣赏整场的听众评委不同,他自然是没有犹豫地把内心的钟爱表达给自己学生了。
弯折的幅度很大,花束的橙色光芒迅速消失至澹白。
直觉告诉范宁,里面有某种神秘物质彻底消失了。
它本来的绝对含量很低,低至痕量,就像拿一根头发丝沾染一缕残留在其中的程度。
而舞台上少女胸前的轻质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