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都有一个轻重缓急。
太史局作用固然重要,但少了它运转,康国两三年内也不会出大乱子,其他地方要是缺钱,几个月就能看出弊端。荀贞自然会先紧着要命的,宽裕了才轮到太史局,更何况太史局也不是没渠道可用,用官方邮驿也行,就是效率慢了点,凑合对付。秦礼也明白这点儿,可现在有了主上撑腰,他就有恃无恐了。
秦礼拱手道:“唯。”
“再有就是在王都搜罗一下水稻稻种。”
“稻种?”
此物在康国并不常见,唯有康国靠近南方的地界能看到一二,只是产量不高。康国这几年经济好了,商行会去南方诸国收购。
南方诸国产出的稻米也各有不同,有些粒长松软,有些粒短圆润,口感偏硬。进口数目有限,一般都是提供给经济比较好的富户。
市井庶民仍以粟米为主。
主上怎么突然要稻种?
莫非想改良之后,在境内推广?
沈棠之后的话解开了秦礼的疑惑:“嗯,品种多多搜集,尽量挑选饱满的稻种送来前线。我派人潜入西南大陆,在那里借了一块地,准备种植此物,种好了攒攒粮食。”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套路不怕老,管用就好。
只要稻米的产量足够,也不是不能反制崔氏。对于世家大族而言,生存延续才是头等大事。在绝对的利益面前,戚国与崔氏的利益联盟又能持续多久?她还准备加点料。
秦礼:“无兵马守护,可怎是好?”
种出来也会被人抢走的。
沈棠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秦礼也不再多问。
沈棠又在心里转了一圈,看看还有什么事情没交代到位:“对了,公肃,尚有一事还需要你操劳。这几日派人去清点一下境内的孩童,哪个县镇孩童最多,依次上交。”
“可有年龄限制?”
“不论男女,十二岁及以下。”
秦礼点头记下:“臣遵命。”
“公肃就不好奇我要这些作甚?”
秦礼细心注意到沈棠眉眼含笑舒展,显然是件喜事,顺从问:“主上可否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