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之师与其决战,却遭汝东晋乘虚而入,侵略我国疆土,残杀我乾军将卒。
因昔日之因,方有现今之果,这不是侵略,而是为死在东晋军手中的同胞们复仇!”
“即墨之战,乾军兵卒同样伤亡惨重,照刘参谋长这么说,孤唯有领东晋的将士们死战,方有一线生机了。”
刘晔的话再次引起了东晋群臣的连声批判和辱骂,倒是初登王位,还略显稚嫩的司马绍,比较沉稳,并没有因此而失态。
“只要东晋主愿意交出周访,以平我乾军将士的怒火即可,其余东晋诸臣,皆可在乾国出仕。吾主并无门户之见,只要有一技之长,皆能得到相应的任用。”
“为了东晋的百姓和臣子们,孤愿意向向乾国投降,吾不要什么荣华富贵,只要乾王保证不伤我东晋兵将一人即可包括周访!”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国君,万万不可!”
“即墨之战虽然阵亡的多半是降卒,但怎么说也是我乾国的兵将,东晋必须有人为此付出代价,否则将对我军的士气造成严重的打击,且影响国君您在将士们心中的威望。”
“我们必须给乾军阵亡将士负责!”
因为刘晔无法答应司马绍的要求,这场交涉只能到此为止,不过在刘晔的请求下,司马绍让最信任的大臣温峤随刘晔离开。
赵云在得知消息之后,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调遣一旅兵将,护送刘晔与温峤两人返回国都。
银龙大军的传令兵,在他们到达国都之前,先一步将消息传了回来,得到消息的张硕,马上召集群臣,共同商议东晋国归降事宜。
乾国群臣对于自家国君的求才若渴,是知之甚深的,在张硕说明情况后,便一个个急不可耐的发言,这次的政见,出乎意料的一致。
说实在话,周访无论能力还是阶级层次,都达到了张硕所期望,张硕真的不想就这么杀了这么帅才。
但从眼下的局面来看,他知道自己已经不用再继续纠结了,无论他忍心不忍心,他必须给将士们一个交代,而周访这个东晋的主帅就是一个不是最好,却是唯一的选择。
张硕当即抬手止住了还要继续劝说他的群臣,对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