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女儿对易飞也一保持着尊重,在家里也出口必称小易总。
以前,她看得起过谁啊。
“妈,你是不了解易飞。”
曲贵敏说道:“在临东,谁不服小易总?除了他的长辈和同学,谁不称他小易总?经常去他家喝酒的那些厂长,有的都和我爸差不多大,整天小易总长小易总短的,哪怕在背后提起,都很少人说他名字,那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郑韵说,小易总并不希望别人称他小易总。
他纠正过多次,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郑韵说到这里的时候叹了口气,谁又能知道,小易总付出多少努力,才有了这个称呼。
无论他喜欢不喜欢。
郑韵说,她曾在小易总家里住过几天,他房间里的灯都是亮到凌晨两三点,而他早上六点就起来做早饭。有时候,房间里的灯彻夜不熄。
对于公司来说。
日常管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战略方面的问题。
公司何去何从才是关键。
而这些都压在小易总身上,真可谓千斤重担。
夏兰说道:“他今年才十六岁,比你弟弟还小一岁。”
十六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呢?
她听过肖振光对易飞的描述。
老季包括肖振光都觉得易飞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主要是赵家对他的帮助。
当然包括他妈妈给他提供大量的资金。
肖振光都觉得赵家和苗惠昕太宠着他了。
可下午和晚上听易飞侃侃而谈,赵秋城却话并不多。
似乎两人的合作以易飞为主。
加上女儿一说,就更令她不解了,就算易飞从娘胎里开始学习,也不至于懂得这么多,让一向眼高于顶的女儿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夏兰饱读诗书。
自然知道历史上不泛聪明之人。
但不管有多聪明,大部分也在走前人之路,很难跨越时代的限制。
易飞似乎在不停的创新,他的经营理念更是闻所未闻,如果说他是和妈妈学到的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可他和苗惠昕相认才半年多。
真是个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