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得有些气愤。
他心中虽是不乐李泰做了自家婿子,为了阻止此事发生甚至还跟赵贵暗通款曲,但赵贵这种恃宠而骄的做法也让他心里大感不爽,便也懒得解释赵贵少子本就在府学就读的事情,只是心知到自己这里来签到的小子又将要多了一个。
贺兰祥开府典军,对军机事务了解更深,也就更能领会到宇文泰何以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站起身来,不无羞惭的垂首说道:“终究还是小辈们才力短拙、未堪大用于家国,有累阿舅仍需受困于这些故旧陋情,意气未能长舒。”
“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很好了,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呃、倒是较你们当下更显壮盛,那也是时势所催。你们若想短年之内便将我故义旧好尽数取代,那也太小觑了前人的功勋智慧。”
宇文泰闻言后便摆摆手,示意贺兰祥且先坐定,并不无自豪的炫耀了一下自己的青壮当年,转又感慨说道:“赵元贵此人,虽不以勇猛称著,但却能和洽群众,今或稍有矜傲之态,但早年操守气概俱有可观、人皆乐从。所以当年清水公罹难之时,他能统摄众情,迎我定势。
今时虽然非彼,但若无彼时又焉有今日?于情于事,我都应该善待他,若此类都不能容,后来者又如何相信不疑?”
他这番话与其是说给在座的晚辈们听,不如说是在开解自己,所谓“不忘初心”云云,对一个霸主而言略显矫情,无论是出于内部的团结稳定,还是继续借使赵贵在武川旧部中的影响号召力,他也都得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赵贵这一次装病作态,其实也是给宇文泰提了一个醒,即就是随着势力本身的发展,他对这些武川乡党们的关注和倚重的确不如早年了,就连赵贵这样的元从都暗生疑心与紧迫感。
抛开各种官爵势位的任用不谈,具体在儿女婚嫁这最能体现情义深浅的事情上,宇文泰长女适于帝宗那是当然之事,而后又与李远这一心腹联姻,继而李弼、于谨,竟无一人是武川乡党旧好。
如果按照他原本的想法,嫁女于李泰这个陇西李氏嫡传,且不说其他诸方会怎么看,起码这些武川党徒们心态会有些失衡。虽然说大家感情深厚、不必过分刻意的宣扬,但也起码得是虽迟但到,不能遥遥无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