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瓜果,李泰逐一品尝,发现滋味果然较之自家所产和外间所见都要更加的香甜。不说可以借此谋求多大的利润,单单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足以让人念念不忘,怪不得广平王元赞那么怨念十足。
今日聚会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讨论一下高仲密的婚期,之前广陵王介绍了一个自己霜居的堂妹给高仲密做继室,彼此已是情投意合,只不过接下来东朝发生了侯景叛逃这么大的事情,时局中人也都无暇关注此事,李泰更领兵东去、至今方归。
眼下外间纷乱虽然还没有平息,但国内人情在经过一番亢奋后也被敲打老实了,再加上高仲密和元氏宗亲皆非时局中重要人物,于是便继续讨论婚事。
原本这些事情,并不该由李泰这个晚辈出面商讨,不过高仲密在西朝实在乏甚亲属充场面,族侄高乐随李泰出征后今还留在华州军府休整。前妻李氏倒是有两个兄弟如今还在关西,但如今讨论续弦却把前小舅子喊来,多多少少是有点别扭。
在场除了李泰之外,还有一个朝士国子祭酒卢诞。卢诞其实也是跟李泰他们一批投奔关西的,本来是担任高仲密的北豫州长史,先众人一步入关,并没有参与之后的邙山之战。
卢诞出身范阳卢氏,本身经学义理造诣不俗,入朝之后便被皇帝元宝炬举作诸子师长。而之前李泰本就颇为忌讳与皇室产生什么密切关系与往来,故而也因此疏远、少作亲近,就算卢诞来拜访高仲密,他都避开不见。
不过如今的他也已经是时局中重要人物,人情交际方面自然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谨小慎微,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和谁交往也都无伤大雅。所以今天虽有多位元魏宗室在堂,也都不作避讳。
话说回来,关东世族诸家讲到学风浓厚,应该也是首推范阳卢氏。无论是西魏还是东魏,都有卢氏成员因经学礼义而见重。李泰他表哥卢柔虽然不以此长,但也以文辞着作见称。
高仲密的婚事商讨的倒是很顺利,毕竟男女皆有此意,各自也不年轻,礼事上没有太多要求,赶紧搬到一起过日子才是正经的。
瞧着高仲密满面红光又略带羞涩的模样,李泰也很为这位阿叔感到高兴。人生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关键还是要调整好心态继续走下去。等到再过两年听到高澄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