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让北方的军队大举突破江防而渡江南来,凭其骑兵强大的机动力,除了坚壁清野、驻守坚城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有效的应对方案。
王琳满心忿恨的想要斫营报复,但梁士彦一行在接连告捷之后却并没有再继续恋战停留,而是一路撤回北面,与本部大军汇合。当徐文盛在得知梁士彦此去已经是连克两座敌城,并且还烧毁大量敌军粮资的时候,也不免连称佩服。
因为梁士彦奇袭得功、初战告捷,使得军心大振,将士们越发的士气如虹,继续向南进军。反观王琳这里,情况则就变得有些不妙了。
王琳的势力并不算弱,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强。其人在侯景之乱被平定后便已经拥有了上万部曲人马,当其部占据湘州为乱的时候,就连江陵军府一时间都难以平定下来。
江陵陷落之后,王琳是唯一一个率领大军回援、并且抵达江陵附近的南梁大将。虽然因为江陵陷落的太快使得他也没能及时赶到支援,但他在入据湘州后,还是吸引了众多大江以南的势力前来投奔依附,使得王琳军势暴涨,所统率的大军足有五万余众。
这些人马最为核心的自然是王琳本部精锐,其次便是他在岭南一路返程当中招募到的勤王师旅,然后便是在湘州当地所聚集的汉蛮军众。
除了这些实际已经聚集到湘州的军队之外,还有其他分处各境对王琳声援响应、给予粮草支持的各地豪强酋首们,若是全都整合起来,绝对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王琳才敢盘算着反攻收复江陵。
但是西魏大军一俟南来,便给这些聚集在湘州的军队狠狠上了一课,让他们见识到了西魏精骑来去如风的威猛。原本信心十足的群众,这会儿便也都有些底气不足。
底气不足的表现之一,那就是频频向王琳催讨军资,不管是真缺粮还是假缺粮,还是先把物资要到才能踏实放心,起码分行李散伙的时候也方便。
湘州所在虽然也称得上是鱼米之乡,但是前有河东王萧誉、后有王琳部众据城为乱,一直都不怎么服从江陵的管制,所以梁帝萧绎对此也是施行的一个高压管理,对民众多有压榨,也不准府库进行大量积存,凡是有价值的物资统统都搜刮到江陵去,反正彼此之间航运发达、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