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朝帝业 > 第1198章 选授百官(3/4)
郡之外,也能更加便利的向淮北徐兖地区进行渗透。

    当然,这种特殊的选授任命也只局限于比较独特的地方,其他大多数新征服的领地官员选授,则都还是遵循一个比较规范的流程。

    之前还在山南的时候,李泰的军府便已经建立起一个人才梯队培养的制度,等到他入主关中的时候,这一个培养梯队的规模便又进一步扩大,所囊括的人员更多,面向整个西魏领土境内选拔人才。

    早在他刚刚入朝定乱之后,便制定了大兴国学的方针,国子监、太学以及诸类私学全都大规模的招生。数年时间积累下来,馆阁在学的生徒数量也是逐年递增,到如今已经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教育规模发展的同时,选官程序和规定也一直在加以规范。

    尽管如今西魏还没有进行内容与名目都已经确定下来的科举考试,但各种选人试其实也已经在分科取士。凡所通过选人试的生徒,统统登记造册成为预备官员,然后再分别进入不同的行政机构进行培训观察。

    吏部有选人籍册用于管理这些预备官员,选人们最初的考选成绩与之后的培训与实习考评都会被记录在册,使得选人群体的能力也有了一个阶梯性的划分。

    这些选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行政管理的经验,可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官吏,只不过之前由于出缺的官职并不算多,所以这些选人们也就只能继续呆在这人才储备池中。

    如今随着疆域的扩张,大量的郡县职位空缺都涌现出来,正好将这些储备的人才统统释放出去,将他们安排在不同的治理岗位上面。

    固然这些选人所要前往的地方各有不同的乡情,他们过往所学习的吏术与管理经验未必合用,但人和事总是需要互相磨合的,恰到好处的巧合终究不多。摩擦矛盾总是难免,彼此都需要一个互相适应、互相迁就的过程,如果实在很难适应迁就,那也就只能用刀了。

    得益于霸府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与选官制度,尽管新增的领土面积很大,而且各种乡情局势也比较复杂,但是在李泰与一众霸府属员们的精心挑选与安排之下,等到深秋时节,诸新增郡县官员都已经悉数到位,没有将相关的事情拖到入冬。

    这个时间节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