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旧年袭击晋阳之时,所率师旅同样不多,但能应用巧妙,同样能够所向披靡。我今拾此故计,希望能够不辱主上计谋!”
虽然并不是那种情绪热情外露之人,但杨忠心内对于主上旧年一些经典又辉煌的战绩也是推崇不已,如今有了机会也是希望自己能够模仿一下,倒没有什么比较媲美的想法,只是内心里对于这些战术的执行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与总结,自然希望能够复刻一番。
他向来都行动力极强,既然做出了决定而且也获得了宇文贵的认同,当即便挑选三千精卒并且携带上必要的给养与军械武装,趁着斥候出入活动的时候分批离营,先一步向南而去。
得益于魏军之前的清剿,加上齐军本身力量不足、主要的边防兵力都集中在了北山长城一线,倒是没有在外围布置更多的兵力,故而杨忠一行得以顺利的绕过朔州,与徘徊在社平戍附近的李雁头所部人马汇合。
李雁头最先率部出发,直接从河曲渡河而来,抵达了齐军的北山长城外。由于这一路沟岭崎岖、道路曲折,故而实际的推进并不算大,但是他麾下将士们充分的利用了此间本就广泛分布的走私商道,不断的向着西山长城不同的位置发起侵扰,也使得此间齐军疲于应对,不得不将兵力均匀分布在沿途这一线城戍之间。
得知杨忠亲自率部到来,李雁头也是颇感惊喜,忙不迭亲自赶来相迎,见面之后便快速的将此间情况向杨忠快速的讲解一番。
虽然李雁头的侵扰已经让西山长城驻军有所警惕,但是这一条防线本来就非常重要,也不指望此处敌军会疏忽大意、全无防备。李雁头之前的扰击已经大大消耗了敌军的精力且迷惑了他们的注意力,此时再作强攻无疑更加容易。
杨忠又在李雁头等人的带领下亲自潜入社平戍与附近的几处城戍,仔细观察这些城戍的地形与防务情况,最终决定选择将社平戍与其附近的一座城戍作为进攻的地方。
接下来李雁头先率领军众向着另一座城戍发起佯攻,黄栌岭一线的长城虽然并不高大,但是在配合着崎岖险峻的山势之后,同样也是易守难攻,这些分布在长城内的戍堡一旦遭受进攻,便能及时的组织防御反击,并且通过烽烟通知长城一线的友军,一旦势有不支便能比较顺利的获得援助,所以极